[实用新型]环型手提扣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1726.1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4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昌;黄镇伟;裴小勤;骆东;蒋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万达杰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06 | 分类号: | B65D3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环型手提扣。
背景技术
环型手提扣现在在市面上大量使用,多为塑料材质,用于塑料包装袋,解决了塑料袋因承重变形导致难以提握的问题,例如超市出售的袋装大米上面就有环型手提扣方便消费者提拿。环型手提扣大多由相互贴合的主扣和副扣构成,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环型手提扣由于主扣和副扣内部设置连接件较多,尺寸较精密,且不连续,有时因主、副扣部件表面翘曲,装配过程中主、副扣表面受力不均匀,容易导致相互连接件在压合过程中对位不准而受损或无法压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组装简单的环型手提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型手提扣,包括主扣和副扣;所述主扣和所述副扣为相同形状的封闭环型;所述主扣朝向副扣的侧面沿着封闭环型的周向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副扣朝向主扣的侧面沿着封闭环型的周向设置有用于过盈插入所述凹槽的条形凸扣,所述条形凸扣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条形凹槽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凸扣上设置有沿凸扣长度方向的第一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突出于所述凸扣临近所述主扣的一外侧壁;所述第一限位条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凸扣的长度;所述凹槽的两内边缘均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一限位条的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二限位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限位条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条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条均为硬弹性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主扣的靠近手提处的环型内侧以及对应的所述副扣的靠近手提处的环型内侧相同的位置设置为同样的波浪型。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以及所述凸扣均为首尾相连的条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主扣上设置凹槽以及副扣设置上凸扣,可以使主扣很方便压合到副扣里面去;通过主扣设置第二限位条以及副扣设置第一限位条,可以使主扣抵顶住副扣,不能脱落,结构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环型手提扣的截面局部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环型手提扣,包括主扣1和副扣2;上述主扣1和上述副扣2为相同形状的封闭环型;上述主扣1朝向副扣2的侧面沿着封闭环型的周向设置有条形凹槽5,上述副扣2朝向主扣1的侧面沿着封闭环型的周向设置有用于过盈插入所述凹槽的条形凸扣3,上述条形凸扣3的长度小于等于上述条形凹槽5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主扣1和副扣2为封闭环型,通过在主扣1侧面设置凹槽5,副扣2侧面设置凸扣3,将凸扣3裹上塑料袋的部分插入凹槽5中后将两者贴合组装起来,则可以实现通过环型手提扣将塑料袋提起来。将凸扣3和凹槽5设置成条形状,增加和塑料袋的受力面积,使塑料袋更不容易破损。凸扣3和凹槽5设置为条形,而且凸扣3的长度小于凹槽5的长度,相较现有技术的为凸棒与圆孔点对点的贴合扣紧,该实施例中即使不用对的很准稍微偏一点也可以使凸扣3贴合到凹槽5里面扣紧,安装更加方便,很节省时间。而且条形的凸扣3相较凸棒来说连接的面积是连续的,在使用过程中对塑料袋的受力更均匀,在安装有该环型手提扣的塑料袋装上重物后重心更稳定,使人提起来相对轻松一些。
本实施例中,上述凸扣3上设置有沿凸扣3长度方向的第一限位条4,上述第一限位条4突出于上述凸扣3临近上述主扣1的一外侧壁;上述第一限位条4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上述凸扣3的长度;上述凹槽5的两内边缘均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一限位条4的第二限位条,上述第二限位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限位条4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将凸扣3的外侧设置比凸扣3宽的第一限位条4,当凸扣3贴合到凹槽5里面前,第一限位条4先和塑料袋贴合,将塑料袋紧压进凹槽5里,因第一限位条4比凸扣3宽,因此可以将塑料袋塞的更紧,防止塑料袋被提起时脱落。凹槽的两内边缘各设置第二限位条,当凸扣3以及第一限位条4贴合到凹槽后,两个第二限位条抵顶住第一限位条4的两侧边缘,进一步防止塑料袋被提起时凸扣3从凹槽5滑落。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限位条4以及上述第二限位条均为硬弹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万达杰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万达杰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1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