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柱制动双向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2717.4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5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庆堂;朱春梅;孔义;孔炜;朱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兴超越离合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3/04 | 分类号: | F16D4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翔领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双向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柱制动双向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双向离合器在机床、石化机械、印包机械、通用机械、电器设备和军工产品等传动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起到防止逆转、精确定位、传递或超越转矩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以及高新技术的大力发展,双向离合器的应用领域在不断的扩大,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所述双向离合器可将主动传动系统上的双向转矩传递给从动传动系统,反之,从动传动系统不论受到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外转矩时,均不能使主动传动系统逆转,以保证所述主动传动系统始终保持在准确的预定位置上,不会因所述主动传动系统发生逆转而造成事故。
现在的普通双向离合器,尤其是应用较多的锁键式双向离合器(超越离合器),大都在其内安装一个锁键(楔块),横撑于壳体内壁上,并偏心于内径,并由一个塔簧顶着。锁键一侧是主动,则其另一侧为从动,这样设计的双向离合器必然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首先,从动环由于加工精度和装配使之有1-4°的自由摆动,致使所述从动环定位不够精确。其次,锁键两端面与壳体内壁经过长期磨损、冲击变形,会丧失精度,降低锁键寿命并导致所述普通双向离合器逆转失灵。同时如处于输入转矩与负载转矩同向工况时,所述锁键的过渡过程与正常运行过程将是自锁-脱开-自锁的往复循环,在此状态工作的双向离合器不能立即制动,而且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容易造成事故,并会发出咔擦的响声。另外传统的双向离合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制造困难,成本高。
上述缺点使得现有的双向离合器存在定位精度不高,使用寿命低,安全性差,噪声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滚柱制动双向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滚柱制动双向离合器,包括外圈、从动环及主动环,所述外圈内分别可旋转地设有从动环,所述从动环上部压设有主动环,所述从动环的星轮面与外圈的内径面之间形成对称的两个楔形滚道,所述楔形滚道的中部设有固定于所述从动环星轮面的弹簧架,所述弹簧架上穿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垂直抵止有一个位于所述楔形滚道内的滚柱,所述滚柱背向弹簧的一侧抵止有拨位销,且所述拨位销固定于所述主动环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主动环与外圈之间夹设有第一轴承,所述从动环与外圈之间夹设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朝向外圈的端面的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孔挡与第一轴挡,所述第一孔挡的一端插入所述外圈的内径面的槽孔中,所述第一轴挡的一端插入所述主动环的槽孔中;所述第二轴承朝向外圈的端面的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孔挡与第二轴挡,所述第二孔挡的一端插入所述外圈的内径面的槽孔中,所述第二轴挡的一端插入所述从动环的槽孔中。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二轴承背向所述外圈的端面的一侧与从动环之间夹设有垫片。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外圈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多个螺孔。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从动环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对称的定位销,所述主动环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滚柱制动双向离合器,具有自锁可靠,解锁轻便,克服自锁解脱容易产生冲击和噪声的缺点;且所述双向制动离合器具有运行平稳、定位精确,结构紧凑,制造工艺简单,便于生产的优点;所述楔形滚道通过实施强硬化处理,可提高其耐磨损性,延长使用寿命,使用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滚柱双向制动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所示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滚柱制动双向离合器;11-外圈;12-从动环;13-上表面;14-定位销;16-拨位销;17-滚柱;18-弹簧架;19-压缩弹簧;111-内径面;112-螺孔;113-星轮面;2-主动环;22-第一轴承;23-第二轴承;24-第一孔挡;25-第二孔挡;26-第一轴挡;27-第二轴挡;28-端面;29-垫片;212-下表面;213-楔形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兴超越离合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兴超越离合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27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楔块胀紧软起动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教室投影仪屏幕升降控制的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