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塞拉门门扇联动的翻转踏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3090.4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4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会明;王际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惠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3/00 | 分类号: | B61D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朱少华 |
地址: | 2232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门 门扇 联动 翻转 踏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塞拉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车辆用的与塞拉门门扇联动的翻转踏板机构,特别适用于各种需要增加踏板的有轨车辆塞拉门。
背景技术
有轨车辆塞拉门在停靠站台时,车辆与站台有一间隙,在乘客上下车时容易踏空,为防止乘客在上下车时踏空,需要在车门与站台间伸出一块踏板。目前,轨道交通车辆是在车门外延伸出一块固定踏板或在门扇向外推出的同时向外伸出一块活动踏板,使车门与站台间的间隙减小。而向外延伸出的固定踏板既不美观又增大行车阻力,从门扇下面伸出的踏板与车内踏步有一台阶,不利于乘客的安全上下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踏板机构,在关闭后翻转收回作为门的下遮挡,车门打开前踏板放出,间隙补充后车门打开且与车内踏步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电机做动力,经过减速机构、传动机构使活动踏板围绕活动踏板轴旋转来实现的。当接到开门信号时,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再通过曲柄摇杆机构使活动踏板转90°,门扇再向外及两侧打开;当接到关门信号时,塞拉门关闭,在关闭到位后电机反向转动,带动活动踏板绕踏板轴向上收起,与塞拉门下侧贴合并挡住塞拉门下面部分。
本实用新型在塞拉门收到开门信号时翻转踏板完成翻转后门扇向外摆出并打开;在塞拉门收到关门信号时门扇关闭后翻转踏板向内收回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与塞拉门门扇联动的翻转踏板机构由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踏板机构组成。
翻转踏板机构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对称的安装在踏板机构的两侧,用于平衡驱动及均匀承载,在图示中显示均为翻转踏板机构的一侧。
驱动机构由电机和减速箱组成,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减速箱,在控制器的作用下,电机旋转,带动减速箱,电机动力经减速箱减速后由减速箱输出轴向外输出动力,减速箱输出轴连接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由曲柄,曲柄轴,摇杆,摇杆轴组成。与减速箱输出轴连接的曲柄在驱动电机作用下旋转,通过曲柄轴带动摇杆摆动,再通过摇杆轴带动吊耳及踏板围绕踏板轴旋转。
踏板机构由踏板,吊耳,踏板轴,转轴座组成,吊耳固定在踏板上,踏板上的孔与踏板轴配合,并可绕踏板轴转动,转轴座装在车框上,踏板轴装在转轴座上。
所述翻转踏板机构,在车门关闭后翻转收回与塞拉门下侧贴合,作为塞拉门的下遮挡。
车门打开前,翻转踏板机构的踏板放出,车辆与轨道的间隙补充后车门打开,踏板与车内踏步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翻转踏板机构在控制器作用下与塞拉门实现顺序动作,塞拉门打开时,翻转机构先使踏板旋转90°后塞拉门门扇动作,直至完全的打开;塞拉门关闭时,塞拉门先完成关闭,翻转踏板机构使踏板反向旋转90°,使踏板与塞拉门贴合。
所述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设有一对,分别对称的安装在所述踏板机构的两侧。
有益的效果:
此种与塞拉门门扇联动的翻转踏板机构通过机械的方式实现,有效地减小了车门与站台间的间隙,踏板收回后减小了行车阻力,踏板机构结构新颖、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可靠,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塞拉门门扇联动的翻转踏板机构的翻转机构收回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塞拉门门扇联动的翻转踏板机构的翻转机构打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机构和运动实现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与塞拉门门扇联动的翻转踏板机构由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踏板机构组成。
驱动机构由电机11和减速箱12组成,在控制器的作用下,电机11旋转,带动减速箱12,由减速箱输出轴12A向外输出动力。
传动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由曲柄21,曲柄轴22、摇杆23、摇杆轴24组成。与减速箱输出轴12A连接的曲柄21在驱动电机11作用下旋转,通过曲柄轴22带动摇杆23摆动,再通过摇杆轴24带动吊耳32及踏板31围绕踏板轴33旋转。
踏板机构由踏板31、吊耳32、踏板轴33、转轴座34组成,吊耳32固定在踏板31上,踏板上的孔与踏板轴33配合,并可绕踏板轴33转动,转轴座34装在车框上,踏板轴33装在转轴座34上。
该机构传动路线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惠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惠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3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