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3455.3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2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沈君华;罗冠彦;彭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污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站。
背景技术
低浓度污水指的是不含重金属,只是某些指标,例如COD、氨氮、总磷等超标的生产废水。低浓度污水具有水量相对较小,排放临时性强的特点,导致其通常没有专门的固定处理装置,资源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站,其能够在低浓度污水排放处对其进行处理,针对性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室和与所述电控室相连的污水处理箱体,所述的电控室和污水处箱体的底部安装有轮子;所述的污水处理箱体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药剂混凝添加罐、药剂搅拌反应池、沉淀池、好氧池、二沉池和污泥池;所述的污水处理箱体上开有连通所述药剂搅拌反应池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污泥池、沉淀池和二沉池相连的三个排泥口和与所述二沉池相连的污水达标排放口。
本移动式污水处理站下方设有轮子,方便工作人员将其移动到污水排放处附近,以直接对排放的低浓度污水进行处理,避免资源浪费。
具体而言,所述的药剂混凝添加罐、好氧池和二沉池依次设于所述污水处理箱体内的一侧;所述的药剂搅拌反应池、沉淀池和污泥池依次设于所述污水处理箱体内的另一侧。
具体而言,所述的药剂搅拌反应池内安装有搅拌装置。
具体而言,所述的污水处理箱体的顶部开有与所述的药剂混凝添加罐相连的加药口。
在工作时,污水从净水口进入污水处理箱体的药剂搅拌反应池,与来自药剂混凝添加罐的药剂混合反应。在充分反应后,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体通过排泥口排出,余下的液体进入好氧池进行接触曝气。随后,液体从好氧池进入二沉池进行二次沉淀。二沉池中的液体达标排入污水达标排放口,污泥被排放到污泥池,然后从排泥口向外进行压滤排放。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紧凑,污水处理效率高,出水品质好,特别适用于突发性、流动性的污水处理,而且具有操作自动化,移动方便,占地面积小,投资费用低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透视图。
附图标记:1-药剂搅拌反应池;2-沉淀池;3-好氧池;4-二沉池;5-污泥池;6-药剂混凝添加罐;7-加药口;8-搅拌装置;9-进水口;10-排泥口;11-电控室;12-污水达标排放口;13-轮子;14-污水处理箱体;15-曝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移动式污水处理站包括电控室11和与电控室11相连的污水处理箱体14,电控室11和污水处箱体14的底部均安装有轮子13。污水处理箱体14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药剂混凝添加罐6、药剂搅拌反应池1、沉淀池2、好氧池3、二沉池4和污泥池5,其中药剂混凝添加罐6、好氧池3和二沉池4依次设于污水处理箱体14内的一侧,而药剂搅拌反应池1、沉淀池2和污泥池5依次设于污水处理箱体14内的另一侧。药剂搅拌反应池1内安装有搅拌装置8,
污水处理箱体14上开有连通药剂搅拌反应池1的一个进水口、分别与污泥池5、沉淀池2和二沉池4相连通的三个排泥口和与二沉池相连通的污水达标排放口。污水处理箱体14的顶部还开有与药剂混凝添加罐6相连的加药口。
在工作时,污水从净水口9进入污水处理箱体14的药剂搅拌反应池,与来自药剂混凝添加罐6的药剂混合反应。在充分反应后,污水进入沉淀池2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体通过排泥口10排出,余下的液体进入好氧池3进行接触曝气。随后,液体从好氧池3进入二沉池4进行二次沉淀。二沉池4中的液体达标排入污水达标排放口12,污泥被排放到污泥池5,然后从排泥口10向外进行压滤排放。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3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