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关门提醒装置以及安全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3759.X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海宸 |
主分类号: | E05B41/00 | 分类号: | E05B41/00;E06B7/28;E05B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0 | 代理人: | 董武洲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门 提醒 装置 以及 安全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关门提醒装置以及安全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快速发展,现有技术中智能安全门大多安装了检测门是否关闭的智能组件,该智能组件包括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安装于门板内部,当锁舌伸出时检测传感器被触发,判定智能安全门已经被锁上。
如申请号为200920095462.0,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1月20日,名称为“一种防盗报警门锁”的实用新型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检测技术,现有技术的判定规则基于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那就是门板是否闭合到门框上是肉眼可见可辨而无需智能判断的。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对于老人、过于依赖智能技术而粗心大意的人群等群体,以及在一些急迫而遗漏观察门板是否已经贴合的环境中,门板是否贴合上门框并非是无需检测的,对于这些状况,现有技术中的检测传感器有可能发出了智能安全门已经被锁上的信号而实际上门板尚未闭合的情况,从而造成误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关门提醒装置以及安全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关门提醒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件,设置于门上非锁舌位置,用于检测门板与门框的分离状态和贴合状态;
第二检测件,其设置于所述锁舌和/或所述锁孔中,其用于检测所述锁舌插入所述锁孔与否;
控制芯片,其与所述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电连接;
报警器,其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上述的关门提醒装置,所述第一检测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一磁吸开关,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一磁吸开关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门板上,另一者设置于所述门框上,当所述门板贴合于门框上时,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一磁吸开关磁吸,所述第一磁吸开关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上述的关门提醒装置,所述第二检测件包括第二磁铁和第二磁吸开关,所述第二磁铁和第二磁吸开关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锁舌上,另一者设置于所述锁孔上,当所述门板贴合于门框上时,所述第二磁铁和所述第二磁吸开关磁吸,所述第二磁吸开关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上述的关门提醒装置,所述第二检测件包括检测器、检测绳、滚轮以及弹簧,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门框上,所述检测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门框上,所述检测绳的中部贯穿所述锁孔的中部,所述检测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滚轮后连接所述弹簧,所述检测器检测所述弹簧的形变程度。
上述的关门提醒装置,所述第二检测件包括检测器、检测绳、滚轮以及弹簧,两个所述滚轮分别转动连接于锁孔的相对两侧,所述检测绳的中部贯穿所述锁孔的中部,所述检测绳的两端各绕过一所述滚轮后连接一所述弹簧,两个所述检测器分别检测两个所述弹簧的形变程度。
上述的关门提醒装置,所述检测器为石英力传感器。
上述的关门提醒装置,所述控制芯片为宏晶STC15W408AD单片机。
上述的关门提醒装置,所述宏晶STC15W408AD单片机的1号引脚和2号引脚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所述宏晶STC15W408AD单片机的16号引脚电连接所述报警器。
一种安全门,所述安全门上安装有上述的关门提醒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关门提醒装置,第一检测件检测门板与门框闭合与否,第二检测件检测锁舌插入锁孔与否,如此检测能够保证门板与门框的实际关闭,而不会出现锁舌弹出而实际上门板并未闭合的误判状况。
由于上述关门提醒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关门提醒装置的安全门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关门提醒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检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检测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海宸,未经丁海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37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施封锁
- 下一篇:基于锁芯微动电路结构的门锁防盗报警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