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水器泄压水自动回收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4361.8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3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洪;周青媛;陈常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万洪 |
主分类号: | E03B1/04 | 分类号: | E03B1/04;E03C1/122;E03D5/00;F24H1/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器 泄压水 自动 回收 再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水器泄压水自动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品质的生活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家用热水器也随即普及到了各个家庭,从而方便了大家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贮水式热水器更多的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贮水式热水器在加热过程中,由于水加热过程,体积会膨胀,内胆处于受压状态,如果压力超过内胆受力极限,则会造成内胆开裂的严重事故,因此贮水式热水器出于安全因素考虑,均在热水器外部安装了泄压阀,一旦内部压力达到设定的极限值,则靠泄压阀排水泄压的形式减轻内胆压力,从而避免安全事故。
因此在每次贮水式热水器加热过程中,均会为出现泄压阀排水泄压的情况。通过试验,每台热水器根据容量不同,每次加热导致的排水量不等,最多时可以达到1升左右。
传统的贮水式热水器泄压排水,经过排水管排放,流入地面下水口地漏处。大多的贮水式热水器均安装在卫生间墙壁上,其一,由于每次排水直接排到地面下水口地漏处,导致地面潮湿,滋生细菌,不利于家庭干湿分区,不利用家庭健康环保;其二,每次贮水式热水器加热时,泄压阀的排水量很大,水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一些水资源缺水的地区,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为大家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水器泄压水自动回收再利用装置,利用一种热水器泄压水自动回收再利用装置解决传统的贮水式热水器泄压水直接排到地面下水口地漏处的问题。其一,由于每次排水直接排到地面下水口地漏处,导致地面潮湿,滋生细菌,不利于家庭干湿分区,不利用家庭健康环保;其二,每次贮水式热水器加热时,泄压阀的排水量很大,水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一些水资源缺水的地区,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为大家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热水器泄压水自动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热水器、热水器泄压口接管、泄压水排水管、阀门、蓄水罐、上部接头、下部接头、冲水蓄水箱顶盖连接接头、开孔、冲水蓄水箱、冲水蓄水箱顶盖和水箱防溢装置,所述的泄压水排水管一端与热水器泄压口接管连接,另一端经过阀门与蓄水罐连接;蓄水罐的下部接头通过泄压水排水管和冲水蓄水箱顶盖连接接头连接;冲水蓄水箱顶盖连接接头和开孔连接;所述的水箱防溢装置和冲水蓄水箱内部的排水按钮连接。
所述的泄压水排水管为透明塑料管。
所述的阀门为塑料材质。
所述的蓄水罐为透明塑料材质,所述的蓄水罐底部水平位置高于冲水蓄水箱顶部位置。
所述的开孔在冲水蓄水箱顶盖顶部靠近安装侧位置,开孔为内螺纹。
所述的上部接头和下部接头均为螺纹连接接头。
所述的水箱防溢装置包括浮球、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支撑杆,所述的浮球和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支撑杆连接;第二连杆一端和支撑杆连接,另一端和冲水蓄水箱内部的排水按钮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支撑杆为支撑点。
所述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支撑杆均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为一体式,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为L型。
所述的支撑杆一端和冲水蓄水箱水箱内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回收装置,解决了传统的贮水式热水器排水直接排放到地面下水口地漏处的问题。大多的贮水式热水器均安装在卫生间墙壁上,其一,由于每次排水直接排到地面下水口地漏处,导致地面潮湿,滋生细菌,不利于家庭干湿分区,不利用家庭健康环保;其二,每次贮水式热水器加热时,泄压阀的排水量很大,水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一些水资源缺水的地区,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为大家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的问题,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为资源回收循环再利用,有很大的意义和推广价值,造价低廉,对社会的贡献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为:1、热水器,2、热水器泄压口接管,3、泄压水排水管,4、阀门,5、蓄水罐, 6、上部接头,7、下部接头,8、冲水蓄水箱顶盖连接接头, 9、开孔,10、冲水蓄水箱,11、冲水蓄水箱顶盖,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浮球,15、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万洪,未经陈万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43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挖掘机动臂板
- 下一篇:一种水槽挡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