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桩外螺旋与内螺旋组合成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6786.2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8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修和;赵博;陈溯源;邱伟迪;姚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溯源;冯娜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21B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螺旋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建工程施工,特别是一种混凝土桩外螺旋与内螺旋组合成孔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工程中混凝土灌注桩用量大,混凝土桩的成孔方式通常为人工挖桩孔和机械旋挖钻成孔,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常规人工挖桩孔,成孔慢、不安全;常规旋挖钻成孔造价高、施工速度慢,泥浆对环境污染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桩外螺旋与内螺旋组合成孔装置,通过增设外螺旋叶片钢套管,采用外螺旋与内螺旋组合成孔,既提高成孔效率,提升成孔质量及安全性,同时避免常规成孔方法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桩外螺旋与内螺旋组合成孔装置,包括螺旋套管1、螺旋钻杆2、钻头3和钻头保护套4,其特点在于:螺旋套管1内设置螺旋钻杆2,二者之间留有间隙;螺旋钻杆2下端头部设有钻头3;钻头保护套4为空心钢套筒,其内孔直径大于钻头3外圆直径,设在螺旋钻杆2有钻头3的下端处,通过钢筋支架与螺旋钻杆2焊接连接。
其特点还在于:
所述的螺旋套管1是在大直径钢管的外圆焊接有螺旋叶片而制成的,螺旋叶片呈螺旋型,螺旋叶片与水平面夹角为10°至30°。
所述的螺旋钻杆2是在钢管的外圆焊接有螺旋叶片而制成的,螺旋叶片呈螺旋型,螺旋叶片与水平面夹角为10°至30°。
所述的螺旋套管1和螺旋钻杆2的螺旋叶片的材料为合金钢,螺旋叶片的厚度为4–20mm。
一种混凝土桩外螺旋与内螺旋组合成孔装置的成孔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桩位定位后,螺旋套管1采用顺时针螺旋方式进入岩土体,内部螺旋钻杆2、钻头3和钻头保护套4采用逆时针螺旋方式进行岩土体,螺旋叶片将土体挤压自动排出;
b:桩位孔深达到预定标高后,进行清孔、成桩浇注或放入预制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增设了外螺旋套管,成孔时外螺旋套管和内螺旋钻杆、钻头同时旋转挖掘土体,提高了成孔效率,提升了成孔质量及安全性;因为螺旋叶片将土体挤压自动排出,同时避免了常规成孔方法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螺旋套管、2螺旋钻杆、3钻头、4钻头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桩外螺旋与内螺旋组合成孔装置,包括螺旋套管1、螺旋钻杆2、钻头3和钻头保护套4,其特点在于:螺旋套管1内设置螺旋钻杆2,二者之间留有间隙;螺旋钻杆2下端头部设有钻头3;钻头保护套4 为空心钢套筒,其内孔直径大于钻头3外圆直径,设在螺旋钻杆2有钻头3的下端处,通过钢筋支架与螺旋钻杆2焊接连接。本实施例钻头保护套4选用长度80cm,厚度2cm的钢管。
其特点还在于:
所述的螺旋套管1是在大直径钢管的外圆焊接有螺旋叶片而制成的,螺旋叶片呈螺旋型,螺旋叶片与水平面夹角为10°至30°。本实施例钢管1选用:直径为1m,厚度为20mm,一节长度为6m。
所述的螺旋钻杆2是在钢管的外圆焊接有螺旋叶片而制成的,螺旋叶片呈螺旋型,螺旋叶片与水平面夹角为10°至30°。
所述的螺旋套管1和螺旋钻杆2的螺旋叶片的材料为合金钢,螺旋叶片的厚度为4–20mm。
一种混凝土桩外螺旋与内螺旋组合成孔装置的成孔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桩位定位后,螺旋套管1采用顺时针螺旋方式进入岩土体,内部螺旋钻杆2、钻头3和钻头保护套4采用逆时针螺旋方式进行岩土体,螺旋叶片将土体挤压自动排出;
b. 桩位孔深达到预定标高后,进行清孔、成桩浇注或放入预制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溯源;冯娜,未经陈溯源;冯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67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原状土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圆形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