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产养殖中的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6945.9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1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发林;姜松;江世贵;黄建华;杨其彬;杨丽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产 养殖 中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中的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传统的增氧方法为使用气管连接气石,气石沉入水泥池底部,靠气石打出的气泡来进行增氧。在实际生产中,水泥池通常还会配备一台或多台叶轮增氧机,其作用是搅动水泥池水体,使池水呈圆周状运动,其目的是将残饵和粪便在水流转动的离心力的作用下,聚集至中央排污孔进行排污。这种传统的方法有以下缺点:一是气石打出的气泡不够细密,不能够达到最佳的增氧效果;二是叶轮增氧机作为水流转动的动力,耗费电能。
而且,叶轮式的增氧装置只能搅动水体表面,在水体的表面增加溶氧,水体底部溶氧低,大量饲料残饵、养殖生物排泄物等累积在池底,底部水质不断恶化,形成恶性循环,水体的生长能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中的增氧装置,本实用新型投入到养殖水体中,既能够有效的增氧,又能够混合水体避免水体分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中的增氧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浮体,所述浮体与壳体之间设有排水组件,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的进气口连接有通气主管,所述通气主管连接至风机上,所述曝气组件包括:纳米曝气管、用于支撑所述纳米曝气管的支架、用于向所述纳米曝气管通气的通气分管,所述通气分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通气主管上,所述通气分管的另一端设有鸭嘴喷头,所述鸭嘴喷头的开口朝上。
进一步包括,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螺旋结构设置,所述导流板之间为排水口。
进一步包括,所述导流板之间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架包括套筒和设置在所述套筒外周的支杆,所述通气主管设置在所述套筒中,所述支杆呈十字形结构。
进一步包括,所述通气分管通过三通与所述纳米曝气管连接。
进一步包括,所述纳米曝气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曝气小孔,所述曝气小孔为椭圆孔。
进一步包括,所述曝气小孔的长径与所述纳米曝气管的径向方向平行。
进一步包括,所述壳体为圆桶结构,所述圆桶结构的底部为敞开口,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近所述敞开口端。
进一步包括,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浮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增氧装置通过纳米曝气管曝气,形成大量微气泡,提高了水体溶氧量,采用鸭嘴式的喷头,能够冲击水体下层相对密度较高的厌氧菌水,有利于打破水体分层现象,促进水生生物生长繁衍,达到净化水质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的增氧装置的排水口设置了导流板,并且导流板呈螺旋状排布,溶氧水呈螺旋状流出来,能够更好的混合水体,提高养殖水体的溶氧性,解决了传统的叶轮增氧机只在水体表面增氧的弊端。
3.纳米曝气管打出来的气泡更为细密,可以达到最佳的增氧效果;并且纳米曝气管呈圆形状态,在气泡上涌的同时,带动水流一起上升,达到了带动水流圆周状运动的效果,免去叶轮增氧机的使用,节省电能。
4.本实用新型中纳米曝气管上的曝气小孔为长圆形孔,并且曝气小孔的长径方向与曝气管的轴向同向,曝气管曝气时,受到气体的压力张开,形成气道,这种结构的曝气小孔气道短直,气压损失小,并且在直管中,纳米曝气管呈螺旋结构设置,在有限的长度范围内,增加了曝气管的曝气表面积,也提高了装置的曝气能力。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鸭嘴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纳米曝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69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的交直流电机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回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