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转炉炉口的上水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7716.9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6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万林应;王二虎;刘涛;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求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转炉 上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炉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转炉炉口的上水套。
背景技术
转炉系统中,水冷设备作用非常重要,由于现场生产高温环境,促使了对现场水冷设备运用率的增加。该厂转炉系统中主要由如下几个主要水冷设备:水冷炉口、活动烟罩、下料管水套。在现场的实际运用中,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焊缝开裂漏水、管路出现裂纹等,对此只能采取停炉焊接维修或更换新设备,无论哪一种处理方式,给现场生产顺行稳定以及设备成本都带来不小的影响,还有一些设备缺乏冷却结构,譬如转炉锥段,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损坏,增加维护检修成本和劳动强度。在追求节能降耗和低成本运行的企业经营战略中,保证生产顺行稳定和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成为设备工作的主要目标。
水冷炉口采用焊接水箱式冷却结构,由于结构本体为圆形,各内部水箱隔板成均布状态,在底部圆周部位都会产生死水区,这些区域的水因无法及时循环导致受热汽化,形成蒸汽,而形成的蒸汽在水冷炉口内部无法得到有效释放,形成一定压力,影响水循环,促使了焊缝开裂漏水的故障产生。
活动烟罩采用的汽化式冷却结构设计,此种冷却结构所需冷却水流量大,且内部水循环同样因结构问题存在死水区,造成循环不畅,内部水温过高,导致设备漏水故障。
针对现场水冷设备出现的种种问题,经过跟踪现场检修实际情况,记录数据统计分析,主要还是冷却件的冷却结构不合理,造成内部冷却水循环不畅,存在盲点死水区,造成内部形成高温蒸汽,最终导致了焊缝冷却不足开裂,发生漏水故障。而转炉锥段主要是缺少冷却结构,导致表面钢板烧通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炉炉口的上水套,通过采用第一水冷循环系统和第二水冷循环系统相配合交叉冷却的方式进行结构配置,二者相互独立控制水流循环流通,对不同的位置的炉口温度进行不同效率的冷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转炉炉口的上水套,包括水套,所述水套一侧面固定有挂板;所述水套内设有第一水冷循环系统和第二水冷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水冷循环系统配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其中,所述第二水冷循环系统配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挂板(2)为一条形钢板,所述钢板上并排开有阶梯孔(201)。
进一步地,所述挂板(2)位置上与水套(1)位置上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水套(1)为一箱板,所述箱板一表面开有螺纹孔(10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3)和第一出水管(4)在第一水冷循环系统内设置四条水循环道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在第二水冷循环系统内设置四条水循环道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水冷循环系统和第二水冷循环系统相配合交叉冷却的方式进行结构配置,二者相互独立控制水流循环流通,对不同的位置的炉口温度进行不同效率的冷却,有效地提高冷却效率和使用寿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转炉炉口的上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图1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求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求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77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上料装置中的胶带托辊架
- 下一篇:一种转炉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