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面观测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8486.8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9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林焰;蒋晓宁;李铁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2/00 | 分类号: | B63B22/00;B63B22/18;G01C1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杨翠翠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面 观测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面观测平台,属于海洋工程、海洋环境探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面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探测的重要方面,对于深远海的环境监测需要一种特殊的漂浮式平台,在该浮式平台上搭载光学测量仪器,监测海面的风、浪、流等环境参数。如果是采用动力定位方式来构造观测平台,那么这种平台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高昂、能源动力消耗大、维护成本高,如何克服这些缺点成为这种观测平台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因此这种浮式平台的研发目标是,除了应该具有能长期在某个海区作业,尽量少的能源补给和设备维护,尽量小的装置体积以及无人操作和管理等特点外,浮式平台在海上还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风、浪、流作用产生平台扰动,衰减外界干扰力引起平台摇荡的功能,这种具有自适应阻荡特性的平台才能够提供稳定的光学测量仪器搭载和工作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面观测平台,该观测平台装置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自适应地自动化工作,装置稳定性高,阻荡与减荡能力强,节省能源,维护工作量少,除了搭载光学测量仪器外,还可以用于其它监测、探测的仪器设备搭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面观测平台,它包括一个平台甲板和一个设置在平台甲板上的观测机构,它还包括一个第一级减荡与自扶正机构和一个第二级减荡机构,所述第一级减荡与自扶正机构包含一个中空的上支撑杆、一个实心的下支撑杆、用多个水密舱壁分隔的浮力舱和用多个非水密舱壁分隔的配重舱,所述下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配重舱,上端固定连接浮力舱,上支撑杆的下端插入浮力舱的套筒中并用夹紧器固定;所述第二级减荡机构包含一个水盘、多个翼型支撑和多个互相留有间距的扇形浮舱,翼型支撑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平台甲板的下平面上,下端固定连接在扇形浮舱的上平面上,所述上支撑杆的上端与水盘的底平面中心固定连接,在水盘中加水,所述扇形浮舱、翼型支撑、平台甲板和观测机构的组合体漂浮在水盘的水体中;所述观测平台装置的浮心位置始终在重心位置的上方,海平面在浮力舱的上平面与水盘的底平面之间的中间偏上位置,锚链分别连接固定在浮力舱上的上耳环、固定在配重舱上的下耳环和沉在海底面的吸力锚上。
所述翼型支撑和扇形浮舱的数量各为五个,五个均匀分布的翼型支撑连接在五个均匀分布的扇形浮舱的等角分线位置上。
所述水盘中的盘中水面淹没扇形浮舱,盘中水面在翼型支撑的高度范围内。
所述水盘的底平面采用多个支撑杆与固定在上支撑杆上的支撑台连接。
所述下支撑杆与浮力舱、配重舱的连接处均设有多个肘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指导思想是:这种海面观测平台通过吸力锚和锚链把该观测平台装置固定在需要观测海洋环境的海区;通过浮力舱和配重舱的垂向布置方式,使得整个装置的浮心在重心之上,装置具有自扶正特性,确保观测平台装置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破损后浮力保障;通过支撑杆的长度调节特性,满足观测平台能够适应海面波浪参数不断变化的实际海况;通过支撑杆和翼型支撑结构的小水线面特性,提升观测平台减荡能力;通过水盘中的水体、扇形浮力舱和翼型支撑结构,进一步提升观测平台减荡、阻荡能力。观测平台装置在海面下的机构和水盘中的机构,分别提供两级衰减外界干扰力,使得该观测平台装置具有自适应的稳定性和平稳的工作基础甲板面,为在平台甲板上搭载的光学测量仪器能够正常、有效地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海面观测平台包括平台甲板、观测机构、第一级减荡与自扶正机构和第二级减荡机构,下支撑杆固定连接配重舱和浮力舱,上支撑杆插入浮力舱的套筒中并用夹紧器固定。翼型支撑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平台甲板的下平面上,下端固定连接在扇形浮舱的上平面上,上支撑杆与水盘的底平面中心固定连接,在水盘中加水,扇形浮舱、翼型支撑、平台甲板和观测机构的组合体漂浮在水盘的水体中。观测平台装置的浮心位置始终在重心位置的上方,海平面在浮力舱的上平面与水盘的底平面之间的中间偏上位置。该观测平台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自适应地自动化工作,装置稳定性高,阻荡与减荡能力强,节省能源,维护工作量少,除了搭载光学测量仪器外,还可以用于其它监测、探测的仪器设备搭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海面观测平台的俯视立体图。
图2是海面观测平台的仰视立体图。
图3是海面观测平台的侧视图。
图4 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 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7是图3的D-D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4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