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用检查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8721.1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2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应;苗玉杰;陈芃;邱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59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收集 检查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用检查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检查井多为混凝土或砖石垒砌,虽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但随着人工物料成本的提高,造成了成本高,施工复杂,施工进度慢等问题。同时传统的检查井在雨水较大的情况下容易被冲垮,容易产生沉降,使管道连接部位发生溢漏。
现有技术中的检查井一般容积较小,施工人员在里面直接可以进行操作,但对于较大的检查井,没有固定的支架,施工操作难度较大,而且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雨水收集用检查井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使施工人员能沿着第一导槽在检查井的内壁移动,方便对较高的位置进行观察和维修,而且重量轻、防沉降、耐腐蚀,可与缠绕结构壁管融为一体,无渗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收集用检查井,包括井体和井筒,井体和井筒之间通过锥形井板连接,井体的底面上设置有井座,其特征在于:井筒、锥形井板和井体从上往下均匀设置有台阶,井体和锥形井板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导槽,第一导槽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支撑板,移动支撑板与第一导槽相匹配,移动支撑板通过导向机构连接井体和锥形井板,第一导槽的上设置有扶手环;通过台阶的设计,可以便于施工人员快速进入检查井内,对检查井进行观察维修,防止在长期进行雨水收集的过程中对检查井造成损坏,由于检查井的内径较大,井的深度较深,因此采用移动支撑板可以使施工人员能沿着第一导槽在检查井的内壁移动,方便对较高的位置进行观察和维修,扶手环用于搀扶和定位,提高了施工人员移动的灵活性。
进一步,井体的内径大于井筒的内径,提高了整个检查井的强度,同时节省了检查井的制造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井体的侧面上设置有排水管和第一进水口,排水管位于第一进水口的下方,锥形井板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排水管便于检查井与雨水收集系统和外部管道进行连接,安装拆卸方便。
进一步,导向机构包括滑轮和连接杆,井体和锥形井板内均设置有第二导槽,滑轮位于第二导槽内,滑轮与第二导槽相匹配,第二导槽与第一导槽之间设置有衔接通槽,连接杆位于衔接通槽内,移动支撑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滑轮,通过滑轮带动移动支撑块一起滑动,提高了移动支撑板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提供径向的阻力,防止移动支撑块脱落,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井体内的扶手环与第一导槽之间的间距大于50cm,锥形井板内的扶手环与第一导槽之间的间距大于30cm。
进一步,检查井为聚乙烯材料一体成型,不仅安全可靠,重量轻、防沉降、耐腐蚀,而且可与缠绕结构壁管融为一体,无渗漏。
进一步,台阶的宽度为20~25c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在工厂里将井的配套设备安装好,施工时只需把井吊装到位即可,井内密闭性好,能长期保持干净,管壁受力稳定,安全牢固;
2、通过台阶的设计,可以便于施工人员快速进入检查井内,对检查井进行观察维修,防止在长期进行雨水收集的过程中对检查井造成损坏;
3、由于检查井的内径较大,井的深度较深,因此采用移动支撑板可以使施工人员能沿着第一导槽在检查井的内壁移动,方便对较高的位置进行观察和维修,扶手环用于搀扶和定位,提高了施工人员移动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可以使施工人员能沿着第一导槽在检查井的内壁移动,方便对较高的位置进行观察和维修,而且重量轻、防沉降、耐腐蚀,可与缠绕结构壁管融为一体,无渗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用检查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支撑板与井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井体;2-井筒;3-锥形井板;4-排水管;5-第一进水口;6-第二进水口;7-台阶;8-扶手环;9-第一导槽;10-第二导槽;11-衔接通槽;12-滑轮;13-连接杆;14-移动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7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雨水检查井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检查井防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