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洒水车及其水罐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9139.7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7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基铭绿化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3/02 | 分类号: | E01H3/02;A01G2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洒水车 及其 水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洒水车及其水罐体。
背景技术
洒水车适合于各种路面的冲洗,或给公路两侧树木、绿化带、草坪等喷水。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2644457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带吸尘扫把的洒水车,其包括洒水车架和位于洒水车架上方的水箱,水箱通过管件设置有洒水口。当工作时,首先向水箱内注满水,然后将洒水车驾驶到需要洒水的公路或绿化带处,通过水阀将洒水口打开,洒水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同时对路面或绿化带冲洗。
但是,洒水车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上时,由于惯性作用,水箱内的水会向水箱前端或后端方向流动,导致水箱内的水短时间内集中冲向水箱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壁,由于水箱内的水较重,且水箱在长度方向较长,造成水箱重心不稳定的现象,容易造成水箱的移动甚至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重心稳定性的洒水车用水罐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洒水车用水罐体,包括水罐本体和位于水罐本体内的水罐腔,所述水罐腔底壁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水罐腔顶壁设置有注水孔,所述水罐腔内沿水罐本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隔水板,相邻所述隔水板相互间隔设置,每个所述隔水板与水罐腔底壁之间设置有流水间隙,每个所述隔水板与水罐腔顶壁之间设置有通气间隙,每一所述隔水板沿水罐本体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分别与相对应的水罐腔内侧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孔用于排放水罐腔内的水,注水孔用于向水罐腔内注入水,注水孔与通风间隙的组合,用以防止相邻隔水板与水罐腔顶壁之间形成负压;流水间隙以供水罐腔内的水能够全部排出,隔水板给流动的水较大的阻力,避免水罐腔内的水短时间内集中在水罐本体的一端,从而达到提高水腔本体重心稳定性的效果。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隔水板均靠近注水孔方向的端壁同时连接有加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能够加强隔水板上端的强度,当水对隔水板冲击时,能够有效减弱隔水板的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水罐本体位于注水孔的一侧设置有升降孔,所述加强板转动设置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与升降孔内侧壁螺纹连接,每一所述隔水板分别与水罐腔内侧壁沿上下方向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流水间隙时,通过转动升降螺杆,使加强板和若干个隔水板同时向上或向下移动,以达到调节流水间隙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螺杆位于水罐本体外部的一端垂直设置有便于转动升降螺杆的省力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升降螺杆式,通过转动省力杆以带动升降螺杆转动,到达省力的效果,便于升降螺杆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螺杆外侧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水罐本体外侧壁相抵,另一端与省力杆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一端与水罐本体相抵,另一端与省力杆相抵,弹簧对升降螺杆具有向上的推动力,该推动力与升降螺纹的螺牙受到升降孔内侧壁上螺牙的反作用力方向相反,从而起到固定升降螺杆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螺杆位于加强板内的一端同轴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加强板内设置有与固定柱外侧壁贴合的固定腔,所述固定柱的直径尺寸大于升降螺杆外径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起到将加强板和若干个隔水板提起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的上端面嵌设有若干个同时与固定腔内侧壁相抵的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通过若干个滚珠同时与固定腔内侧壁相抵,大大减小固定柱与固定腔内侧壁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地,所述水罐本体位于注水孔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向水罐腔内注入气体的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罐腔内的水排完后,风机对水罐腔内侧壁、加强板和若干个隔水板吹气,使其快速风干,延缓其锈蚀。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内侧壁向水罐腔内部方向延伸设置有弯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弯水管呈弯曲状,有效预防水罐腔内的水溅至风机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水腔本体重心稳定性的洒水车。
一种洒水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上述洒水车用水罐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架行驶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时,由于若干个隔水板的阻挡,有效防止短时间内水罐腔内的水集中在水罐本体一端,达到有效提高水腔本体的重心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基铭绿化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基铭绿化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9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