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水钻井用钻杆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9560.8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3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辉;连志龙;蒋宏伟;温欣;徐超;周聪;罗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4/00 | 分类号: | E21B34/00;E21B17/00;E21B47/001;E21B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钻井 钻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深水钻井技术装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深水钻井用钻杆阀。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对石油需求的增加以及陆上和浅海油气资源发现难度的增大,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升温,深水钻井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海洋深水钻井作业环境恶劣,海水深度大幅增加,地下情况十分复杂,与陆地常规钻井相比,深水钻井对技术和装备的要求更高。
然而我国的深水钻进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并不娴熟,一些深水钻井的设备还在研发过程中,就目前我国常用的钻杆阀来说,现有的钻杆阀结构复杂,导致维修困难,且功能单一,不能及时的反映水底的情况,不利于作业员进行钻井作业,钻杆阀也会给钻井操作带来一定限制,增加钻井操作复杂性,甚至有时不能及时防止U 型管效应的发生,已经不能满足如今大规模钻井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水钻井用钻杆阀,以达到防止U型管效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水钻井用钻杆阀,深水钻井用钻杆阀包括:外筒,外筒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外筒的下端筒壁上设置有溢流口;内筒,套设在外筒内,内筒的上端密封固定在溢流口的上方,内筒的下端位于溢流口的下方;阀板,阀板密封设置在内筒的下端,并且阀板与内筒的下端铰接;推杆组件,能够沿外筒的轴向滑动,推杆组件具有伸出位置和回缩位置,在伸出位置时,推杆组件的一端能够将阀板顶开并与外筒的下端连通,在回缩位置时,推杆组件的一端完全回缩至内筒内。
进一步地,深水钻井用钻杆阀还包括环形阀,设置在内筒与外筒之间,并且环形阀位于溢流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内筒的上端具有径向凸缘,内筒通过径向凸缘固定在外筒的内壁。
进一步地,阀板的一端铰接在内筒的下端,阀板的另一端能够绕阀板的一端转动,深水钻井用钻杆阀还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内筒的内壁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阀板连接。
进一步地,阀板包括对称设置在内筒下端的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第一阀板的一端和第二阀板的一端均与内筒的下端铰接,第一阀板的另一端和第二阀板的另一端能够对接并将内筒的下端封闭。
进一步地,推杆组件包括连接筒和推板,推板上设置有轴向通孔,推板的外径与外筒上端外径相适配,推板能够沿外筒的轴向滑动,连接筒为筒状结构,连接筒与轴向通孔连通,并且连接筒固定在推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推板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进一步地,外筒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导向套,连接筒穿设在导向套中并能够随推板一起沿外筒的轴向滑动。
进一步地,深水钻井用钻杆阀还包括感应组件和控制组件,感应组件设置在外筒的下端,控制组件与感应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感应组件包括气体检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间隔设置在外筒的下端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外筒的下端位置设置溢流口,可以利用压强差将内部的泥浆及时排出,防止U型管效应的产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深水钻井用钻杆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深水钻井用钻杆阀中控制原理框图。
图中附图标记:10、外筒;11、溢流口;12、密封环;13、导向套;20、内筒; 30、阀板;40、推杆组件;41、连接筒;42、推板;50、环形阀;60、弹簧;71、气体检测传感器;72、压力传感器;81、供电单元;82、输入单元;83、自检单元;84、处理单元;85、控制单元;86、输出单元;87、终端服务器;88、报警器;89、信号放大单元;90、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9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