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柜电缆室门联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9883.7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9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商岳良;谢凯;许恒甲;方鹏;周金波;郑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冠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2 | 分类号: | H01H9/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94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柜 电缆 门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开关柜领域,具体涉及开关柜电缆室门的联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中高压开关柜的上门采用的是螺栓固定,下门是活动门。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柜体的正常运行,对于开关柜的基本要求是开关柜在检修状态下,隔离开关接地,以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在开关柜处于运行状态时,不允许打开开关柜的下门,因此通常需要设置开关柜与下门的联锁机构,现有联锁机构工作过程为:断路器分闸后隔离开关分闸并接地,接地到位以后才允许打开柜门。传统的这种联锁方式依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主要原因是断路器和隔离分闸后开关虽然断路器被隔离,但断路器的出线端并未接地,还可能存在未完全释放的电量,这些电量产生的瞬时放电也会对检修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的开关柜电缆室门联锁机构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开关柜五防联锁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不美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联锁功能完善,安全性好且美观的开关柜电缆室门联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开关柜电缆室门联锁机构,其包括与机构室安装板连接的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包括垂直部,垂直部的上端部分完成形成连接部,还包括与垂直部下端连接的水平部,水平部的前端向下完成形成有前端垂直边,水平部的尾端部分完成形成有尾端垂直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垂直部上的联锁拐臂,在联锁拐臂对应下方的水平板上设有条状通孔,前段垂直边开设有伸出孔,还包括下门联锁板,下门联锁板的前端插入伸出孔内,尾端和前端垂直边之间设有复位拉簧,联锁拐臂与下门联锁板连接,所述的前端垂直边和尾端垂直边上对应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第二联锁板,第二联锁板和尾端垂直边之间设有复位压簧,所述的第二联锁板的上部设有挡块,挡块与设置在水平部上的微动开关配合,所述的水平部设有导向通孔,第二联锁板设有对导向通孔进行遮挡的挡板。
所述的联锁拐臂包括通过销轴连接垂直部上的旋转部,以及与旋转部连接的按压部,所述旋转部上还设有驱动下门联锁板运动的驱动部。
所述的第二联锁板的下部设有台阶部,复位压簧的一端与台阶部配合,另一端与尾端垂直边的表面配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机构,首先,实现了在接地开关合闸时,人们才可以打开开关柜的电缆室门,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其次,在打开开关柜门,在取走开关柜电缆室门的同时,断路器合闸回路开路,无法合断路器,避免人们在检修状态下出现误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且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机构室安装板上,位于设备的内部,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第二联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整个设备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为复位拉簧,2为下门联锁板,3为安装架,31为垂直部,32为水平部,311为连接部,322为条状通孔,323为尾端垂直边,33为前端垂直边,331为伸出孔,332为安装孔,4为联锁拐臂,41为按压部,42为驱动部,43为旋转部,5为微动开关,6为复位压簧,7为第二联锁板,71为挡块,72为台阶部,73为挡板,8为机构室安装板,9为联锁板,10为机构凸楞,11为机构拨板,12为机构联锁拐臂,13为联锁杆,14为第一复位簧,15为第二复位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冠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冠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9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