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打滑活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0460.7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3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唐元阳;叶红运;朱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安胜达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50 | 分类号: | B25B13/50;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滑 活动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打滑活动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用来拧转螺丝类零件的常用工具。如果所要拧转的对象是外径较大的有槽工件,那么通常会采用月牙扳手。月牙扳手相当于一个长柄的杠杆,通过位于顶端的咬合齿嵌入工件的咬合槽中,然后操作柄部进行转动。然而月牙扳手使用存在缺陷,因为咬合齿只提供了一个施力点,所以会对工件的咬合槽产生比较大的压迫力,一旦打滑,咬合齿可能会对咬合槽造成破坏,甚至带来工件破裂报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扳手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打滑活动扳手。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打滑活动扳手,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细长的柄部和位于所述柄部一端的头部,所述头部具有一个空心圆孔,所述空心圆孔的内缘设有多个凸齿,所述主体从贯穿空心圆孔和柄部的位置分离成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各自占有部分头部和部分柄部,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通过位于头部一侧的转轴枢接。
具体的,所述转轴位于所述主体的对称轴上。
具体的,所述凸齿至少为4个。
进一步的,所述凸齿沿空心圆孔的内缘均布。
具体的,所述第一部上设有锁扣,所述第二部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锁扣的锁销,所述锁扣与所述转轴分立于所述空心圆孔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令使用者用单手就可以夹紧有槽工件,然后利用凸齿对有槽工件进行拧转动作,施力点分散,有效避免了打滑带来损伤工件伤咬合槽的问题。
2、多个凸齿提供了多个施力点,能同时利用工件上的多个咬合槽来进行传动。
3、锁扣和锁销能在头部空心圆孔套上并钳住工件时防止第一部和第二部松脱,方便进行循环转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活动扳手松开时的状态图;
图2为实施例活动扳手握紧时的状态图。
图中数字表示:
1A-第一部,
1B-第二部,
11-空心圆孔,
12-凸齿;
2-转轴;
3-锁扣;
4-锁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打滑活动扳手,包括主体,主体包括细长的柄部和位于柄部一端的头部,头部具有一个空心圆孔11,空心圆孔11的内缘设有多个凸齿12,主体从贯穿空心圆孔11和柄部的位置分离成第一部1A和第二部1B,第一部1A和第二部1B各自占有部分头部和部分柄部,第一部1A和第二部1B通过位于头部一侧的转轴2枢接。第一部1A和第二部1B能像钳子一样张开,继而让分开的空心圆孔11部分套到圆形有槽工件的外侧,此时工人用一只手就能让第一部1A与第二部1B拼合,这样空心圆孔11就能将圆形有槽工件抱紧,而凸齿12能穿入圆形有槽工件的咬合槽内,这样在工人在操作柄部旋转的时候,施力点就分散到了多处,有效避免了打滑带来损伤工件伤咬合槽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转轴2位于主体的对称轴上。这样第一部1A和第二部1B两部分在操作时可以平衡受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凸齿12至少为4个,凸齿12沿空心圆孔11的内缘均布。通常圆形有槽工件具有四个均布的咬合槽,而凸齿12可以与所有咬合槽配套提供更多的施力点来进行传动。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部1A上设有锁扣3,第二部1B上设有用于固定锁扣3的锁销4,锁扣3与转轴2分立于空心圆孔11的两侧。当主体分开套上圆形有槽工件后,利用锁扣3和锁销4能将第一部1A和第二部1B拼合固定,完成钳住工件的动作,这样工人在单手循环转动该扳手的时候,第一部1A和第二部1B就不会松脱,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安胜达微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安胜达微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04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