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下线检测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1310.8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1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彭华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下线 检测 系统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下线检测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进而促进了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随着汽车种类和型号的不断增加,用户对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和舒适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汽车进行不定期的故障检测成为检测汽车使用安全可靠性的一项重要判断标准。
现有技术中,在对汽车进行下线检测时,大部分是由人工手持下线设备实现与车载诊断系统OBD的连接,并与后台数据进行连接,之后可以进行一系列的下线故障检测、车型配置、钥匙学习等操作。
然而,在进行下线故障检测之前,通过人工操作将各个设备进行连接,不仅增加了人工操作的复杂程度,延长了下线故障检测的准备时间,并且降低了下线故障检测的质量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下线检测系统及汽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仅增加了人工操作的复杂程度,延长了下线故障检测的准备时间,并且降低了下线故障检测的质量和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下线检测系统设置于车身上,包括:控制器、通信装置和检测装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通信装置实现车辆与工厂的通信连接,并在所述检测装置接收所述通信装置发送的信息指令之后,控制所述检测装置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
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实现所述车辆与工厂的通信连接;并在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工厂已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向所述检测装置发送状态信息;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与用户终端相连接,并在接收所述通信装置发送的状态信息之后,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执行指令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并将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WIFI连接单元,用于识别所述工厂的WIFI信息,并在通过验证之后,通过无线WIFI实现所述车辆与所述工厂的通信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WIFI连接单元中包括:用户名存储区和密码存储区,其中,所述用户名存储区内存储有所识别的工厂WIFI信息中的用户名信息,所述密码存储区内存储有与用户名信息相关联的密码信息。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下线检测单元,用于进行车辆的下线故障检测操作。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车辆配置单元,用于对车辆的性能参数进行配置;
钥匙学习单元,用于对所述车辆的遥控钥匙进行学习。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控制器集成于车载诊断系统中,所述车载诊断系统设置于车身上。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控制器为CPU或者ECU。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还包括:状态指示器,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检测装置相连接,用于在所述检测装置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的过程中显示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用户终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个人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及汽车,通过设置的通信装置3可以实现车辆与工厂的通信连接,并且在确定车辆与工厂建立连接之后,控制器会自动控制检测装置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并且缩短了下线故障检测的准备时间,并且还提高了车辆下线检测操作的质量和效率,有效地保证了该车辆下线检测系统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下线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与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车身; 2、控制器;
3、通信装置; 301、用户名存储区;
302、密码存储区; 4、检测装置;
401、下线检测单元; 402、车辆配置单元;
403、钥匙学习单元; 5、工厂;
6、用户终端; 7、状态指示器;
8、车载诊断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13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控制式连接器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系统故障诊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