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2552.9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1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凯;董杉;易小宇;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41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石流 模拟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质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西南山区,雨季频繁爆发的泥石流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对于泥石流的研究尤为迫切。泥石流灾害有着突发且历时短的特点,研究人员难以进行现场研究,因而设计针对性的室内模拟试验装置,以进行不同工况下室内模拟试验便成了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当前对于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的考虑主要集中在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的长度、宽度和倾斜度,沟道物源物理参数以及堆积区交汇角度等。这些试验装置一定程度上还原和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的泥石流灾害情况,但其只能模拟泥石流沟道内侧的静态物源,而真实条件下,参与泥石流灾害的物源还包含沟道两侧崩滑物源、坡面物源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动态模拟泥石流沟道两侧崩滑物源、坡面物源等,为泥石流灾害成因、防治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试验支持。
具体技术方案为:
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台基架、升降漏斗、第一搅拌机、第二搅拌机、第一喇叭状固定漏斗、第二喇叭状固定漏斗、主沟上游沟槽、支沟沟槽、下游沟槽、堆积平台、尾料池、降雨装置;
所述的工作台基架由自上而下四级横板和固定于地基上的纵板组成构成,其中自上而下横板依次为Ⅰ、Ⅱ、Ⅲ、Ⅳ级;所述降雨装置固定于I级横板,用于模拟降雨条件;
所述升降漏斗与传送带通过的定滑轮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机、第一搅拌机、分别固定于Ⅱ和Ⅳ级横板;第二搅拌机、第一搅拌机的出料口分别对接第二喇叭状固定漏斗、第一喇叭状固定漏斗;所述主沟上游沟槽一端口与沟槽汇入口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喇叭状固定漏斗出料口连接;所述沟槽汇入口段还连接支沟沟槽、下游沟槽;所述支沟沟槽另一端与第一喇叭状固定漏斗出料口连接;所述下游沟槽另一端与堆积平台连接。
所述堆积平台底部有抽拉式底板,底板下为尾料池。
所述主沟上游沟槽、支沟沟槽、下游沟槽的沟槽底部交错相对设置有交错型齿槛在,沟槽两侧安装有轨道,轨道上安装有可移动式物源箱,所述的可移动式物源箱的开口面向沟槽。
还包括楼梯,所述楼梯与楼梯转角平台连接;所述第二喇叭状固定漏斗、第一喇叭状固定漏斗分别固定于Ⅲ级横板以及固定于楼梯转角平台;所述直梯底部以焊接方式固定于Ⅲ级平台,上部以焊接方式固定于Ⅱ级平台。
实验方法:
1.利用升降漏斗和传送带将一定级配的泥石流物源运至搅拌机进行充分的搅拌均匀。
2.搅拌机在将泥石流物源搅拌匀均后通过第二搅拌机、第一搅拌机排出口将物源分别排至第二喇叭状固定漏斗、第一喇叭状固定漏斗;
3.在主沟上游沟槽和支沟沟槽内两侧设置有可移动式物源箱用于模拟泥石流爆发时带走两侧由于滑坡崩塌或小型面流所产生的动态物源;
4.利用降雨装置和第一喇叭状固定漏斗、第二喇叭状固定漏斗模拟野外降水时泥石流的汇水区域,可通过第一喇叭状固定漏斗、第二喇叭状固定漏斗的出料口阀门,控制模拟泥石流爆发时上游的冲击过程,同时人可站在楼梯观察泥石流冲击过程,
5.最终所冲击下来的物源堆积于堆积平台可用于预测泥石流的危险区范围,再堆积平台其底部的抽拉式底板将物料排入物料回收池以便循环利用起到环保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设计多个试验沟槽,模拟主沟、支沟情况;并在沟槽内表面设计可移动式交错型齿槛,模拟沟道地形特征;在沟槽两侧设计可移动式物源箱,模拟沟道两侧物源情况;在泥石流模拟试验平台顶部设置自动搅拌机,避免了传统的手工混合物料不均匀产生的误差;降雨模拟装置设计为喇叭状开口,模拟野外泥石流爆发的汇水平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可进一步动态模拟泥石流沟道两侧崩塌、滑坡和面流等动储量对该泥石流发生过程的影响以及对危险区范围的影响,从而对泥石流的研究及防治提供有用的支撑。
具有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试验装置的只能模拟单沟泥石流沟道的局限,增设了多条试验沟槽,不仅能够模拟单沟泥石流,还能够模拟多沟泥石流爆发的现象。
2、在顶部设置搅拌机避免了传统的手工混合物料,即节省时间,又避免了手工混合不均匀的导致的试验误差。
3、在沟道底部设置交错型齿槛模拟沟道地形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沟槽不能模拟地形条件带来的试验误差。
4、在顶部设置水源喷头模拟降雨条件,并将降雨装置设置为喇叭状开口可模拟野外泥石流爆发的汇水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2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