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气水联合冲洗马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5367.5 | 申请日: | 2017-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1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万蕾;项玮;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D11/06 | 分类号: | E03D11/06;E03D11/13;E03D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联合 冲洗 马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水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气水联合冲洗的具有节水功能的马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节约用水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之一。目前,家居用的抽水马桶的容量一般为7升,以一家3口计算,每人每天平均用6次马桶,每次冲水3.5升,一个月一个家庭的抽水马桶的用水量为1.89立方米。而全国居民每个家庭的平均用水量每个月大约是3~4立方米,也就是说抽水马桶的用水量大约为总用水量的50%左右。可见,采用节水型马桶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其节水效应和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为了节约马桶的用水量,研究者提出了大量的技术和理论方法。如通过增加水箱的冲水压力和采用控水技术,以及增加搅拌装置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都需要增加马桶的成本。如何通过马桶本身的简单改造或少量增加成本来既减少马桶的冲水量又不易产生堵塞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马桶本身的简单改造,提供一种新型气水联合冲洗节水马桶。该马桶不但节约用水,而且能有效防止马桶堵塞,同时只需少量增加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气水联合冲洗节水马桶,主要包括:马桶体、密封圈、放气阀、加压球、橡皮管。马桶圈紧密粘合在马桶桶身上,前部留有缺口,密封圈置于马桶盖内,马桶盖上打孔,安装放气阀,马桶桶身侧面上部打孔,通过橡皮管连接加压球。
冲水时,将马桶盖盖好,关闭放气阀,马桶处于封闭状态,按动水箱冲水阀门进行冲水,同时通过加压球向桶体内加压,实现空气和水联合冲洗。
冲洗完后,等桶体内的压力自然降低,将马桶盖打开,或者开启放气阀,将马桶盖打开二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冲洗水的压力,将排泄物冲洗干净,具有下列优点:
1、节省水资源,由于增加了冲洗水的压力,少量的水就可以将污物冲洗干净。
2、不易堵塞,由于导入了大量空气进入筒体内,增加了冲洗水的压力,易于将大块污物冲走。
3、冲水时,密封马桶盖,防止液体飞溅,有效防止细菌滋生。
4、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推广。
5、没有增加马桶体积,方便用户。
附图说明:
图1 气水联合冲洗节水马桶结构示意图
图2 马桶盖结构透视示意图
其中:1—带有密封圈的马桶盖,2—橡皮管,3—加压球,4—桶体,5—水箱,6—冲水阀门;7—放气阀,8—密封圈,9—粘附在马桶桶身上的马桶圈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气水联合冲洗节水马桶,包括马桶体、密封圈、放气阀、加压球、橡皮管。
将普通抽水马桶进行简单改造,马桶圈紧密粘合在马桶桶身上,前部留个缺口,便于男士使用。马桶盖采用聚乙烯塑料材质,马桶盖内部安设密封圈,盖上马桶盖以后,整个桶体可以实现密闭状态。
马桶盖中部打孔,安装放气阀。放气阀关闭的时候,筒体是密封的,放气阀打开的时候,可以轻易将马桶盖打开。放气阀采用普通的小型阀门,阀门关闭时,马桶处于密封状态,阀门开启时,马桶处于非密封状态。
马桶的桶身部分侧面上部开个孔,粘附一根短塑料管或玻璃管,塑料管或玻璃管连接橡皮管,橡皮管与加压球相连,加压球可以采用水银柱式血压仪上使用的加压球。
需要冲水的时候,将马桶盖盖好,放气阀处于密闭状态,按动冲水阀门后,手握加压球进行加压,桶内污物在空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下被冲洗干净。3~5秒后,停止加压,等待冲水结束。
通过减少冲洗水箱的体积,或者在水箱内放置重物,可以减少冲洗水的用水量。
冲水结束后,可以等待桶体内的压力自然降低,将马桶盖打开,或者开启放气阀,将马桶盖打开二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5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水马桶
- 下一篇:基于自动矢量生成技术的复杂微处理器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