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车轮模具底模螺栓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5513.4 | 申请日: | 2017-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6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庆;李鸿标;汪熙;李昌海;赵永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车轮 模具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生产中,模具质量的优劣是影响铸件能否顺利、良好成形的关键因素。大量生产实践表明:在构成铸件的型腔系统中,底模螺栓柱部位往往是最易出现问题的区域,这是因为:螺栓柱位于冒口附近,是底模上的凸起造型,会受到高温铝液的持续冲刷,通过热感相机拍摄发现,底模螺栓柱处温度往往高于500℃,是模具上温度最高的区域,热量的聚集会使得模具基体材料成分发生改变,导致质地变软,进而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受车轮造型的影响,螺栓孔的拔模角度经常小于9°,这使得生产中若是铸件与模具之间发生错动,便很容易将模具表层涂料刮落,使模具基体失去保护而与铝合金发生反应,并最终导致铸件粘铝缺陷的发生。
发明内容
改进的车轮模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易开裂、基体变软、温度偏高、易被刮伤等生产问题的铸造车轮模具底模螺栓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铸造车轮模具底模螺栓柱,为分体结构,包括底模基体与顶部镶块,二者紧固连接,分型面设在螺栓柱高度的1/3-1/2位置。顶部镶块下端面设置环状定位凸台,定位凸台截面为矩形,顶部镶块中间设置螺栓安装孔;顶部镶块内设置环槽,用于安装紫铜块。底模基体分型面上设置与镶块凸台配合的定位凹槽。顶部镶块选用耐磨性好、硬度高的钨合金材料制作;底模基体则选用典型的热作模具钢H13制作。
本实用新型底模螺栓柱设置成分体结构,凸出端选用高耐磨、高硬度的钨合金材料制作,提高了热冲击性,有效地减少了模具裂纹的出现,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通过在镶块内部安装紫铜块,可快速吸走螺栓柱聚集的热量,实现该区域的有效降温,减小了中心法兰缩松出现的概率,同时加大了过冷度,铸件内部晶粒也相应得到了细化,提高了铸件的力学性能;钨合金优异的材料强度,使得表层涂料即使被刮掉后,基体也不会与铝合金发生反应,显著的消除了铸件螺栓孔易粘铝问题。总之,新型模具的应用显著的提高了铸件的成形质量及综合成品率,进一步实现了车轮的高品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低压铸造车轮模具装配示意图。
图2是铸造车轮模具底模螺栓柱部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铸造车轮模具底模螺栓柱分体镶块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铸造车轮模具底模螺栓柱分体镶块的3D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模,2-边模,3-底模,31-顶部镶块,32-底模基体,311-环槽,312-螺栓孔,313-定位凸台,4-紫铜块,5-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图4公开了本实用新型铸造车轮模具底模螺栓柱,为分体结构,包括底模基体32与顶部镶块31,二者紧固连接,分型面设在螺栓柱高度的1/3-1/2位置。顶部镶块31下端面设置环状定位凸台313,定位凸台313截面为矩形,顶部镶块31中间设置螺栓安装孔;顶部镶块31内设置环槽311,用于安装紫铜块4。底模基体32分型面上设置与顶部镶块31凸台313配合的定位凹槽。顶部镶块31选用耐磨性好、硬度高的钨合金材料制作;底模基体32则选用热作模具钢H13制作。通过选用高耐磨、高硬度的钨合金材料制作,提高了热冲击性,有效地减少了模具裂纹的出现,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通过在镶块内部安装紫铜块,可快速吸走螺栓柱聚集的热量,实现该区域的有效降温,减小了中心法兰缩松出现的概率,同时加大了过冷度,铸件内部晶粒也相应得到了细化,提高了铸件的力学性能;钨合金优异的材料强度,使得表层涂料即使被刮掉后,基体也不会与铝合金发生反应,显著的消除了铸件螺栓孔易粘铝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55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低压铸造车轮模具边模
- 下一篇:改进的车轮模具水冷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