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熔模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6142.1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3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唐学行;张庆东;赵爱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洲特种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杨东明 |
地址: | 2018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模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在熔模铸造中,质量较好的浇口是获得优质铸件的首要条件。现有技术中的浇口易存在欠注、冷隔、鼓包、流痕、表面粗糙及强度不够等表面质量缺陷,使不合格浇口流入制壳工艺,甚至浇注工序,从而使产品报废。另外,即使不合格浇口不流入下道工序,也浪费了人工和生产时间。另外,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熔模铸造模具,还存在注蜡时间较长及用蜡较多的缺陷。
从而,现有技术中的熔模铸造模具具有注蜡时间较长、用蜡较多的缺陷,现有技术中的熔模铸造模具制成的蜡模具有表面质量较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熔模铸造模具具有注蜡时间较长、用蜡较多的缺陷、以及现有技术中的熔模铸造模具制成的蜡模具有表面质量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熔模铸造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熔模铸造模具,具有一型腔和一注蜡口,所述注蜡口用于连接于注蜡装置,所述注蜡口与所述型腔相连通,其特点在于,所述熔模铸造模具还具有一填充元件和一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注蜡口分别位于所述型腔的两端并相对设置,所述填充元件具有:
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卡合部相适配,以使所述固定部卡设于所述卡合部,所述固定部具有一首端和一尾端;
一伸出部,所述伸出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首端并伸出所述卡合部,且所述伸出部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卡合部及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的面积;
一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具有一首端和一尾端,所述填充部的首端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尾端并填充于所述型腔内,所述填充部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型腔的横截面的面积,且沿着所述型腔的长度方向,所述填充部的尾端与所述型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一间隙。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填充部占用了所述型腔内的一部分体积,当从所述注蜡口向所述型腔内注蜡时,该部分体积不消耗或消耗较少量的蜡,从而所需注蜡时间较短,且蜡的用量较少。由于注蜡时间较短,蜡的凝固时间较短,能够减轻或防止蜡模的收缩;而所述填充部的存在使得蜡模较为牢固,提高了蜡模的强度。从而,提高了蜡模的表面质量。
较佳地,所述卡合部为一卡槽。
在本技术方案中,卡槽结构简单,能够较为方便地在所述熔模铸造模具上设置,成本较低。
较佳地,所述填充元件具有一外套管和一嵌入元件,所述嵌入元件具有依次连接的嵌入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
其中,所述嵌入部嵌入并卡设于所述外套管内形成所述填充部,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伸出所述外套管形成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形成所述伸出部。
较佳地,所述外套管内具有与所述嵌入部相适配的容置槽。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嵌入部通过所述容置槽嵌设于所述外套管内,结构简单,且能够使得所述外套管可靠地连接于所述嵌入部。
较佳地,所述第一延伸部具有一首端和一尾端,所述外套管具有一尾端,所述卡合部具有一尾端,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首端与所述外套管的尾端对齐,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尾端与所述卡合部的尾端对齐。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外套管及所述卡合部如此设置能够减少所述填充元件所占用的体积,也能够提高所述填充元件自身的刚度和强度。
较佳地,所述嵌入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为一整体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嵌入元件能够较为方便、可靠地与所述外套管安装或拆卸,提高了使用效率;另外,由于所述嵌入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为一整体结构,避免或减少了由于这三者之间的连接误差造成的对填充元件使用可靠性的影响。
较佳地,所述外套管的材质和所述嵌入元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不锈钢取材方便,成本较低。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熔模铸造模具在型腔内设有填充元件,减少了型腔内需要注蜡的空间,从而减少了注蜡时间及用蜡量;同时,能够减少蜡模的收缩,以及提高蜡模的强度,从而提高了蜡模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熔模铸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熔模铸造模具中嵌入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熔模铸造模具中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洲特种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洲特种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6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型机模具辅助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趋形加热冷却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