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稳定性的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7017.2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6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瑞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7/00 | 分类号: | A47C7/00;A47C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70 | 代理人: | 许益民 |
地址: | 2257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强度 稳定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稳定性的椅架。
背景技术
多功能椅是一种可以展开作为躺椅或者按摩椅,缩回之后还可以进行升降作为一般的办公或家用座椅的多功能用椅,其可以给人们带来多种使用需求,因此受到很多用户的欢迎。多功能椅的椅架一般包括座椅部分以及可以展开或收回的脚踏部分,目前一般都是通过在座椅部分的椅架下部安装马达伸缩杆机构及多个连杆结构来实现多功能椅的脚踏部分的展开与收回以及座椅的升降动作。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目前的用于制造多功能椅的椅架,其包括底座10,底座10包括底座前支撑管12、底座后支撑管14、底座右支撑管16以及底座左支撑管18(见图4),成对设置的脚踏支架42通过连杆机构与前驱动管40连接,主马达伸缩杆机构50的一端与前驱动管40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底座后支撑管14连接固定;左、右扶手支架36与靠背前驱动管34的两端连接固定,靠背前驱动管34与前驱动管40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靠背马达伸缩杆机构60的一端与靠背前驱动管34连接固定,另一端与靠背后驱动管32连接固定;上框20的前端与连接件26的上部焊接固定,下框30的前端通过铆钉与连接件26的下部连接。
利用上述的椅架做成的多功能椅,通过主马达伸缩杆机构50驱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前驱动管40,再通过前驱动管40与脚踏支架42之间的连杆机构即可将脚踏伸出展开,在用户比较端正的坐在椅子上时,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用户都会靠近椅子的一侧来坐,甚至有时候,用户会直接坐在脚踏的一侧(图中两个箭头指向的位置),这种情况下,用户身体的主要重量会通过连杆机构传递到前驱动管40的一个侧端,一方面,连杆机构往往都是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的,过重的力量施加其上时,会造成座椅不稳,时间久了会造成连杆机构的变形进而加剧了座椅的不稳定性;更严重的是,由于前驱动管40与主马达伸缩杆机构50固定连接,过重的身体重量会直接传递到马达伸缩杆上,时间久了就会造成马达伸缩杆的变形弯曲,阻碍座椅的伸展、升降动作,影响用户的使用;更有甚者,当用户体重过大时,会造成马达伸缩杆的断裂,使座椅失去应有的功能。这些都会造成产品的质量缺陷甚至对用户造成伤害。
另外,在目前的椅架上,参加图1的放大部分,上框20与连接件26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首先将方管构造的上框20通过铆钉206(两颗)初步固定在连接件26的两个连接板2601之间,然后将上框的顶面与连接板2061的顶部对齐后焊接,焊接是将上框与连接件相邻的边整体焊接。这种连接固定方式存在几个问题,第一,上框20与连接件26初步定位时是靠水平设置的两个铆钉进行预固定,因为相互配合的各个部件都存在无法避免的尺寸公差,会造成焊接时上框20的顶面与连接板2601之间不能完全对齐,增加了焊接时的难度,特别是难以保证两个连接板2601都可以与上框20进行精确定位,容易造成焊接质量不佳形成报废;而且,为了确保上框20与连接件26的两个连接板2601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在座椅长时间使用后发生变形,目前采用的是相邻边整体焊接的方式,这也增加了焊接的工作量。同样,底座右支撑管16与底座左支撑管18的后端与连接件25的连接固定问题与此雷同。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座椅椅架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增加座椅的稳定性和承载强度,并降低加工时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多功能座椅椅架,,其具有非常优异的承载强度和高稳定性,并可降低椅架加工时的难度。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稳定性的椅架,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前、后支撑管,底座左、右支撑管,脚踏支架通过连杆机构与前驱动管连接,主马达伸缩杆机构的一端与前驱动管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底座后支撑管连接固定;左、右扶手支架分别与靠背前驱动管的左右两端连接固定,靠背前驱动管与前驱动管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靠背马达伸缩杆机构的一端与靠背前驱动管连接固定,另一端与靠背后驱动管连接固定;上框的前端与连接件的上部连接固定,下框的前端通过铆钉与连接件的下部连接,下框的后端通过铆钉与连接件连接;底座左、右支撑管的后端与连接件的下部连接固定;所述的前驱动管的两侧还连接固定有卡合件,上框上固定有与卡合件配合的卡销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卡合件包括与与前驱动管套接的方孔,第一卡接部以及与第一卡接部背向设置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的卡销结构包括与上框固定的固定部,与卡合件的第一卡接部配合的销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瑞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瑞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70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