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瓦斯封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7156.5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孙绪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E2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斯 封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开采配套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瓦斯封孔器。
背景技术
煤层中的瓦斯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危险隐患,瓦斯的突出甚至爆炸都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因此要想保证煤层中掘进的安全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就要在掘进中预先对瓦斯进行抽采。
现有的煤层注水和注浆封孔器使用后不可回收,必须采用专门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经济成本较高,而气胀式封孔器虽然可以多次回收利用,但都不能长久的用来封孔,随着煤层掘进和瓦斯抽采,在地应力的作用下,节理进一步发育,出现瓦斯泄漏,无法直接进行二次封孔,并且弹性气囊与煤层臂的摩擦力不足,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瓦斯封孔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瓦斯封孔器,包括弹性气囊、后通气管、前通气管和瓦斯抽采管,所述弹性气囊密封套接在所述瓦斯抽采管上,且弹性气囊前后设有两组,其中所述前通气管与前侧的弹性气囊相连接,所述后通气管与后侧的弹性气囊相连接,在后通气管和前通气管上均设有单向阀,其位置靠近前弹性气囊。
进一步,所述弹性气囊包括铁盘和弹性胶套,而铁盘包括两片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的铁板;
所述弹性胶套设有两组,相邻密封套接在所述瓦斯抽采管上,其中部边缘通过两片铁片压紧连接,而两组相连接的弹性胶套的外侧边缘也采用铁盘压紧固定,瓦斯抽采管穿过所述铁板中部。
进一步,位于所述弹性气囊中部的铁板,其中部设有通气孔,联通两组弹性胶套的腔室。
进一步,在所述弹性气囊的外侧设有防滑波纹。
进一步,所述的前通气管和后通气管上还均设有压力表,位于所述单向阀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进行多次重复了利用,并且弹性气囊的表面设有防滑波纹,增大了与煤层表面的摩擦力,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弹性气囊的设计,能够有效进行二次封孔,加大程度的阻止瓦斯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瓦斯封孔器,包括弹性气囊1、后通气管2、前通气管3和瓦斯抽采管4,弹性气囊1密封套接在瓦斯抽采管4上,且弹性气囊1前后设有两组,其中前通气管3与前侧的弹性气囊1相连接,后通气管2与后侧的弹性气囊1相连接,在后通气管2和前通气管3上均设有单向阀5,其位置靠近前侧的弹性气囊1。
弹性气囊1包括铁盘11和弹性胶套12,而铁盘11包括两片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的铁板111;弹性胶套12设有两组,相邻密封套接在瓦斯抽采管4上,其中部边缘通过两片铁片111压紧连接,而两组相连接的弹性胶套12的外侧边缘也采用铁盘11压紧固定,增大弹性气囊的稳定性,而且瓦斯抽采管4穿过所述铁板111中部进行导通作业。
位于弹性气囊1中部的铁板11,其中部设有通气孔,联通两组弹性胶套12的腔室。在弹性气囊1的外侧设有防滑波纹13。
前通气管3和后通气管2上还均设有压力表6,位于单向阀5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后通气管2向瓦斯抽采管后侧的弹性气囊1通气,用以封堵裂缝,并通过压力表6监视弹性气囊1内部的气压,防止气压过大产生破裂,当煤层中的裂缝进一步发展扩大时,通过前通气管3往前侧的弹性气囊1中通气,进行二次封孔操作,防止发生瓦斯气体的泄漏。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7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解封、解卡型封隔式尾管悬挂器
- 下一篇:一种模拟固井“U”型管效应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