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量子场效应活性氢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7302.4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2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罘杲;何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罘杲 |
主分类号: | C02F1/68 | 分类号: | C02F1/68;C25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量子 场效应 活性 氢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氢水机,尤其是一种分离式量子场效应活性氢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饮水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水质要求和水的功能特性也越来越高,研究人员对水体处理技术也在不断的开发和创新,提出场效应水质处理技术,并将磁场、电场、光场、超声、微波等技术引入到水处理技术中,使水质达到净化和活化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世界氢原子专家对氢分子生物效应的研究表明,氢对人类的医疗和保健具有重大意义,抗疲劳、抗炎症、抗过敏、组织修复、抗辐射、抗衰老、抗细胞变异,并且通过孙学军教授临床已经证明了这一效果。利用电解方法制成氧化还原水、富氢水等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其原理是利用正负钛铂合金电极板在水介质的作用下进行电化学反应,当电解槽中特定频率的脉冲直流电场作用于水分子时,水分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在阴极上:2H2O+2e-=2OH-+H2↑(还原反应)
在阳极上:2H2O-4e-=4H++O2↑(氧化反应)
靠近阴极的水因氢氧根(OH-)离子浓度升高,富含钙、镁、钾物质的离子边向阴极移动,PH值大于7呈碱性,且具有抗氧化作用;靠近阳极附近的水因H+离子浓度升高具有较多的酸根,PH值小于7呈酸性,具有氧化作用。为使氢气溶解在水中并分离,采用了具有选择性使氢分子透过的膜,使水中产生氢气。
尽管现有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已转化为商品,但氢的产量较低,因此本发明人提出利用磁光子能量与纳米光催化因子作用,对表面进行光催化分解制氢协 同作用,是提高产氢的重要技术途径。其原理在于:
目前,关于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研究中,人们注重是如何将氢气提出到另一个容器中单独使用,本发明中不仅是将水体通过光催化制氢,同时对于电解水产生的原子氢给予能量激发,延长电子空穴对复合的寿命周期,同时利用光磁量子效应延长电子量,达到提高催化效应的目的。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电解水制氢产量低的不足,本发明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终于设计出一种分离式量子场效应活性氢水机,解决多人饮用氢水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量子场效应活性氢水机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分离式量子场效应活性氢水机,包括杯体和机座,其特征在于:该氢水机呈上下分离式结构,其中上部是由杯体、电解器、量子发生器、电路和显示器所构成;杯体上设有杯盖、手柄和开关,电解器和电路均设在杯体底部,量子发生器设在电解器周围且位于杯体内,用以提高杯体内氢的产率,显示器固设在杯体外表面,用以实现杯体内氢元素产量的检测;下部由机座与电路组成。
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量子场效应活性氢水机,其特征在于:量子发生器设在 杯体下部,量子发生器是由外壳、骨架、磁铁、光源、光催化子、透气孔和隔板所构成;在外壳内设有骨架,在骨架上设有磁铁,光源设在外壳中心,光源周围设有光催化子和透气孔,量子发生器与杯体固为一体,光源电极与内部电路联接。
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量子场效应活性氢水机,其特征在于:机座是由机座负极、机座正极、插头和机座开关所构成;其中机座负极和机座正极外形均为圆环状固设在机座上端面中心位置,机座负极为外环、机座正极为内环;机座开关固设在机座侧壁上;插头通过机座内部的电路与机座相连。
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量子场效应活性氢水机,其特征在于:电路分别设在杯体内底面和机座内,其中杯体内部的电路端部设有输入正极和输入负极;其中输入正极和输入负极外形均为圆环设于杯体底面内部呈凹陷状,输入正极为外环、输入负极为内环。
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量子场效应活性氢水机,其特征在于:电解器是由加热片、电解器负极、膜和电解器正极所构成;其中加热片位于电解器最底层,其上依次覆有电解器负极、膜和电解器正极,且固为一体。
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量子场效应活性氢水机,其特征在于:氢水机上部的开关、电解器、显示器通过电路与输入正极和输入负极形成串联电路,其中电解器的电解器负极与输入负极相连、电解器正极与输入正极相连构成内部闭合回路;下部的插头和机座开关通过电路与机座负极、机座正极串联;当杯体和机座合为一体时,杯体底面内部的输入正极、输入负极与机座顶端凸出的机座正极、机座负极恰能互相配合,使上、下两部分的电路形成闭合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罘杲,未经陈罘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73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