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锂电储能专用连接安装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8159.0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9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莉;戴丽君;徐百钏;顾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S40/38 | 分类号: | H02S40/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3 | 代理人: | 曹成俊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锂电储能 专用 连接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安装线,具体是一种太阳能锂电储能专用连接安装线,属于电力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它只要被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到,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由于太阳能是一种绿色能源,所以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太阳能锂电池是一种蓄电能力较强的太阳能电池,其应用范围广泛,在安装时通过一根电缆将电池板连接至蓄电池,一般的连接电缆结构不稳定,在安装时易损坏,同时防水性能差,使用寿命短。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太阳能锂电储能专用连接安装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太阳能锂电储能专用连接安装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太阳能锂电储能专用连接安装线,包括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固定腔和缓冲层,所述上固定件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至下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接触面的凹槽共同围成固定腔,所述固定腔表面包裹有缓冲层,且缓冲层为两个,两个所述缓冲层分别依附于所述上固定件和所述下固定件,所述固定腔内部设有线体,所述下固定件的两端均设有固定通孔,所述线体的主体部分为由铜丝制作的导体,所述导体外围通过粘连层连接至导体屏蔽层,所述导体屏蔽层外围包裹有绝缘屏蔽层,所述绝缘屏蔽层外围包裹有聚氯乙烯层。
优选的,所述下固定件的顶部端面为一种半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凸出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的接触端面的高度为2mm-5mm。
优选的,所述粘连层与所述导体屏蔽层的接触端面为波浪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通孔有两种结构,其中一种为内侧壁带有内螺纹的固定通孔,与之对应的另一种结构为内侧壁光滑的固定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围成固定腔对线体进行固定,固定腔通过缓冲层与线体表面接触,可以防止线体在固定时被压坏,通过固定通孔将整个固定件固定至安装位置,实现线体的安装,简单方便,可以提高线体的安装效率,由于粘连层与导体屏蔽层的接触端面呈波浪形结构,可以提高两者之间的缓冲性能,防止线体在被过度的弯曲时导致导体收到损伤,提高了线体整体的抗弯折能力,下固定件的顶部端面为半圆形结构,便于整个固定件安装在任何形状的墙面和主体上,拓展了线体的安装范围,在线体的最外围设有聚氯乙烯层,大大增加了线体的防水性能,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体屏蔽层和粘连层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粘连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A、线体,A1、导体,A2、导体屏蔽层,A201、粘连层,A3、绝缘屏蔽层,A4、聚氯乙烯层,1、上固定件,2、下固定件,3、固定腔,301、缓冲层,302、凹槽,4、固定螺栓,5、固定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太阳能锂电储能专用连接安装线,包括上固定件1、下固定件2、固定腔3和缓冲层301,所述上固定件1通过固定螺栓4连接至下固定件2,所述上固定件1和下固定件2接触面的凹槽302共同围成固定腔3,所述固定腔3表面包裹有缓冲层301,且缓冲层301为两个,缓冲层301实质是一种树脂材料制成的层状结构,两个所述缓冲层301分别依附于所述上固定件1和所述下固定件2,在安装时对线体A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固定腔3内部设有线体A,所述下固定件2的两端均设有固定通孔5,所述线体A的主体部分为由铜丝制作的导体A1,所述导体A1外围通过粘连层A201连接至导体屏蔽层A2,所述导体屏蔽层A2外围包裹有绝缘屏蔽层A3,所述绝缘屏蔽层A3外围包裹有聚氯乙烯层A4,提高了线体A整体的防水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下固定件2的顶部端面为一种半圆形结构,便于安装在各种地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8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地震安全桌
- 下一篇:一种新型站坐姿纠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