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后病员服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8456.5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1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琴;童海燕;张华英;姚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琴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2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第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病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员服,尤其涉及用于一种术后病员服。
背景技术
病员服是在医院住院的病员穿的服装,由医院统一发放,一般是蓝白相间的颜色。在病人进行手术后要对需要对伤口进行特别的护理,一款设计合理的病员服,能够方便穿着,减少病员服的内侧对伤口的摩擦,防止伤口的感染,有助于病员的伤口恢复,提高医生的治疗效率,缩短病员的治疗时间。
对于下体手术的病员,需要使用引流管进行导尿,将引流管从下体引出到衣服的外面。在穿病员服时,需要对引流管格外小心。传统的方法是,在穿裤子时,将引流管从腰间拉出,但是这种做法容易使引流管折弯造成回流。在使用引流管的过程中,由于引流管需要从病员的腰间拉出,增加了病员的不适感。
对于腹腔外科手术的病员,需要使用腹腔负压引流管将秽物排出。通常,病员在使用腹腔负压引流管时,引流管裸露在病员服的外部,在病员活动时容易拉扯到引流管,使病员感觉到疼痛或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病员服,其设计合理,方便病员更换。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术后病员服,包括病员上衣和病员裤,所述病员上衣包括左上衣和右上衣,所述左上衣和所述右上衣在腹腔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周部设置有可选择性开合的限位件,引流管可穿过所述限位件,两所述第一开口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对应的第一限位带,所述病员裤包括裤头和裤脚,所述裤头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裤头的松紧的调节部件,所述裤头的前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裤脚的前面上部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带。
作为所述的术后病员服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带和所述第二限位带分别通过安装座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病员上衣以及所述裤脚上。
作为所述的术后病员服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带和所述第二限位带均包括两带条。
作为所述的术后病员服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部件为系带或魔术贴。
作为所述的术后病员服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系带为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所述的术后病员服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病员上衣与所述病员裤通过拉链可拆卸连接。
作为所述的术后病员服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上衣和所述右上衣分别设置有口袋,两所述口袋对应的设置在两所述第一限位带的下方。
作为所述的术后病员服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口袋的底部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单片机和报警器,所述重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报警器。
作为所述的术后病员服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口袋还设置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有蓝牙信号接收器,所述输出端设置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连接医院的呼叫开关,所述单片机连接有蓝牙信号发射器,所述蓝牙信号发射器用于将所述重力传感器检测的重量信号发送至蓝牙信号接收器。
作为所述的术后病员服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病员上衣为低圆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开口,能够使安装在腹腔位置的引流管能够从第一开口穿出;通过设置限位件,能够选择性的控制第一开口的开合,防止灰尘感染伤口,同时也能对引流管进行限位。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带,使得引流管能够固定在病员服在腹腔的对应位置上,避免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挂吊在病员上衣外而误扯引流管,导致伤口破裂。通过设置的第二开口,能够使导尿的引流管从第二开口穿出;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带,能够使导尿的引流管得到有效的固定。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带和第二限位带,病员在更换病员服时能够快速的将第一限位带和第二限位带从引流管上拆除,为更换病员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术后病员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病员上衣;11、左上衣;12、右上衣;2、第二开口;3、纽扣;4、安装座;5、第一限位带;6、口袋;7、第二限位带;8、病员裤;81、裤头;82裤脚;9、第一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琴,未经王海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8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TDs鼠胚动物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 下一篇:野猪和家猪杂交培育特种野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