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运输装置的粉尘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8491.7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2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曹有来;郑红高;张爱萍;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实上庄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运输 装置 粉尘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运输装置的粉尘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为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广泛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一种材料。根据不同种类的原料和/或相同原料之间不同的配比,从而混合制得适用于不同工况的混凝土。混凝土的制备厂家在制备混凝土时,通常将制备混凝土的各个组分放置于不同的储料罐内,储料罐均与搅拌设备相连通,根据市场需求控制储料罐将其内部的原料按配比需求放料进入搅拌设备内混合搅拌,最终制得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制备混凝土的原料通常为黏土、石灰,砂等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储料罐内,当当储料罐下料时,储料罐底部打开,并使得石灰等原料通过管道最终进入搅拌设备中。但是当石灰等原料下料时,储料罐内部的原料因重力发生下移,并且这个移动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若散发出储料罐不但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员工身体有影响还会因粉尘的泄漏而使得储料罐内的原料浪费。
在地面上建设一个集尘室,并通过导尘通道将冲向储料罐顶端的粉尘引到集尘室内处理,但是粉尘堆积在集尘室内需要人工运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运输装置的粉尘净化装置,无需人工运输沉降得到的粉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运输装置的粉尘净化装置,包括集尘室、连接集尘室与储料罐的导尘通道、设于集尘室底部的运输装置,运输装置一端设于集尘室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另一端延伸出集尘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尘可以在集尘室内沉积,并且在沉积到一定量后可以通过运输装置将粉尘从集尘室内运输出来。集尘室可以长期使用,无需更换清洗并且可以收集大量的粉尘,及时利用运输装置将粉尘运输,也不用担心集尘室被装满。并且粉尘运出的同时仍然可以对粉尘进行回收。
进一步设置: 运输装置包括传送通道、设于传送通道内的传送螺杆、电机、以及连通电机与传送螺杆的传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传送螺杆转动带动粉尘在传送通道内运动,粉尘不易发生剧烈运动,减少粉尘在运输过程中向空气中扩散。
进一步设置:传送通道的两端沿粉尘在其内部的运输路径分为运输起点和运输终点,运输起点处的传送通道开口朝集尘室底部使其内部的传送螺杆露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螺杆外露方便插入粉尘堆积成的粉尘堆内,从而方便粉尘的运出。
进一步设置:传送通道位于集尘室内的部分通过支架固定,并使得运输起点处的传送通道于集尘室底部之间留有不超过四分之一集尘室高度大小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传送螺杆或传送通道与地面相抵触而影响粉尘的运出。
进一步设置:集尘室内设有用于检测粉尘堆积量的料位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位计可以实时检测集尘室内粉尘的堆积量,并以电信号的方式反馈给PLC控制面板,间接的以警报或者警灯的方式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启动运输装置向外运输粉尘。也可以以数据的方式显示出来供工作人员实时查看。
进一步设置:传送通道的运输终点开口背向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粉尘运出时向电机方向扩散。
进一步设置:传送通道的运输终点开口处设有挡风区,挡风区由遮蔽物围合而成,运输终点延伸到挡风区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粉尘运出时被风吹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可以大量的收集粉尘,并且可以定期将粉尘通过运输装置运出。运出粉尘的同时不会影响粉尘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粉尘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集尘室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挡风区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集尘室与湿法除尘室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导流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湿法除尘室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分流网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表示过滤阀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储料罐;11、导尘通道;12、打料管;
2、集尘室;21、挡流板;22、导流区;23、集尘区;24、料位计;
3、湿法除尘室;31、导流管;32、分流网;321、分流通道;33、灭泡板;331、倒刺;34、液位线;35、封闭门;36、门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实上庄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实上庄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8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发电校园雾霾治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湿法除尘的过滤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