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主按摩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8628.9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1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潘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高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79 | 代理人: | 孙丽君 |
地址: | 2100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利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主 按摩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中的枕头,尤其涉及按摩枕头。
背景技术
现代人们由于快节奏、压力大的工作和生活,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时间久了导致或轻或重的颈椎病。由颈椎病带来的骨间疼痛,更由于颈椎病带来的压迫神经导致的头晕、肌肉或者肢体麻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按摩枕头,将电动按摩头放置在枕头内部以期望在人们的休息时间对颈椎进行按摩,从而能够缓解颈椎问题。但由于采用电动按摩头,无论是电动旋转按摩头或者电动震动按摩头,都不太适合长时间开动,一方面是电动按摩头本身不能长时间开动,需要开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其旋转或震动导致的按摩幅度比较明显,不适合在人们睡着时开启,因此这种按摩枕头对颈椎病的缓解效果有限。
再者,患有颈椎病的人们大多对温度敏感,体质容易积聚寒气和湿气,这又会使颈椎病进一步加快、加重发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主按摩枕头,其按摩装置部分不需要电动驱动,且还包含颈部加热装置,帮助使人们颈部的血液循环通畅或者加快,增强按摩治疗效果,提高人体舒适度。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主按摩枕头包含:一颈治疗枕、一设置在颈治疗枕一侧的头枕,颈治疗枕高度高于头枕高度,颈治疗枕包含一基底海绵层、一中间海绵体、一外围海绵层、以及夹在中间海绵体中的一组动态平衡弹簧,以基底海绵层为底,中间海绵体被置于基底海绵层之上,并被外围海绵层包裹挤压,动态平衡弹簧位于颈治疗枕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其特征在于,一加热片置于颈治疗枕上,在颈治疗枕的宽度方向上,加热片设置在颈治疗枕的另一侧上并偏离动态平衡弹簧。
进一步地,颈治疗枕还包含一至少覆盖包裹了外围海绵层的外表面的颈治疗枕内套,自主按摩枕头包含一外套,加热片位于颈治疗枕内套和外套之间。
进一步地,加热片包含基底散热上层和基底散热下层,基底散热上层和基底散热下层之间夹有一发热体。
进一步地,基底散热上层和基底散热下层都具有均匀排布的细小散热孔。
进一步地,基底散热上层和基底散热下层为从同一块材料上裁出时一端相连、折叠后再上下固定。
进一步地,基底散热上层和基底散热下层之间还有一将基底散热上层和基底散热下层连接固定的胶层。
进一步地,发热体为细长形,包含一束碳纤维发热丝、以及包裹在碳纤维发热丝外的软橡胶导热绝缘套管。
进一步地,碳纤维发热丝在发热体的两端和电源导线相连。
进一步地,发热体的拉直长度等于或大于加热片的长度的1.5倍,发热体弯曲地铺设在基底散热上层和基底散热下层之间。
进一步地,加热片长为18至25厘米,宽为8至12厘米。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主按摩枕头,靠人们平躺休息时呼吸导致的身体颈肩部位的自然起伏带动颈按摩枕对颈部进行自主按摩,其按摩幅度比一般的电动按摩幅度小,不会影响人们正常休息,长时间使用时舒适度也高,其小幅度长时间的按摩效果比电动按摩枕大幅度短时间的效果好得多。这样在人们平躺休息的所有时间都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自主按摩枕头,并且该自主按摩枕头还带有对颈部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使颈治疗枕在对颈部进行按摩治疗的同时,能够提供合适的温度,使颈部血液循环通畅或加快,增强按摩治疗效果,提高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自主按摩枕头的沿宽度方向剖开的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自主按摩枕头沿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自主按摩枕头的颈治疗枕中动态平衡弹簧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自主按摩枕头的整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自主按摩枕头的加热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方式的自主按摩枕头包含一颈治疗枕10、一头枕20。其中头枕20的高度低于颈治疗枕10,优选地头枕20的高度不超过颈治疗枕10高度的三分之一。当人的颈部枕在颈治疗枕10上,和头枕20之间的高度落差使得人的颈部能够保持颈椎的自然曲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高,未经潘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8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