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盆栽的微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9346.0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9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圣玉;钱坤;钱新举;陈辉;吴润兰;那成媛;王颖达;安稳;李文娟;齐成红;刘兴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7/00 | 分类号: | A01G27/00;F16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庆龙 |
地址: | 10248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盆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盆栽灌溉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盆栽的微灌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紧缺是全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国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6%,是比耕地资源(占世界总量的9%)更紧缺的资源。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灌溉方式不合理,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下,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技术的总称。渗灌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地下节水灌溉技术,是在满足植物生理生长需求的条件下,将以往对土地的灌溉转变为对植物根系直接进行灌溉。目前的渗灌多是采用滴灌的方式,利用带孔口或滴头的管道对目标区域进行灌溉。
该种节水的滴灌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灌溉的效率,但是,现有的多种微灌灌水器滴头,无法达到连续均匀性灌溉,并且,为控制灌溉的状态,需设置相应的控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盆栽的微灌系统,以解决灌溉不均匀、不连续且无法自动调节灌溉状态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盆栽的微灌系统,其包括:埋设于土壤中、呈环形的软体水管,所述软体水管通过向上延伸的基座与储水罐相连通,且所述软体水管包括具有选择性缓渗功能的内管和套设于所述内管外侧的保护管。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为纳米半透膜管。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管为无纺布保护管。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罐的上端设置有水盖,所述水盖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储水罐上。
进一步地,所述软体水管埋设于盆栽土壤表层以下50mm-100mm处。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的水管,所述水管的下端通过弯头与所述软体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罐的底部设置有开孔,所述水管的上端旋接于所述开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软体水管设置螺旋式管口,所述弯头旋接于所述管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弯头的拐角处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撑所述基座的支脚。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焊接于所述弯头的下侧,且所述支脚与所述弯头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用于盆栽的微灌系统,采用具有缓渗功能的软体水管,能够对植物进行均匀、连续的灌溉,同时,由于软体水管的纳米半透膜管,使软体水管的灌溉状态无需再通过其他控制结构加以控制,不仅简化了结构,还能够通过土壤中的含水状态进行自动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盆栽的微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盆栽的微灌系统,包括软体水管5、基座3和储水罐2。软体水管5通过基座3与储水罐2相连,储水罐2中的水由基座3输送至软体水管5中。基座3的一端与软体水管5相连,另一端向上延伸,该向上延伸的一端连接储水罐2。具体地,软体水管5包括内管和保护管,且内管具有选择性缓渗功能。保护管套设于内管外,以构成内外两层的双层套管。
由于储水罐2设置于基座3的上端,储水罐2中的水可以直接向下输入到软体水管5中。更进一步,软体水管5的管壁具有缓慢向外渗透水的功能。软体水管5围绕盆栽盆体6中栽种的植物7的根部设置,当软体水管5中充满水时,软体水管5中的水缓慢渗透到土壤中,以使盆体6中植物7根部附近的土壤保持合适的湿度。此外,采用软体管,使其围绕植物7根部设置的方式更灵活、方便。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储水罐2的上端设置有水盖1,水盖1的一端通过铰接或插接的方式设置于储水罐2的上端,便于打开或拆卸。当需要向储水罐2中灌水时,打开水盖1;当不需要灌水时,盖上水盖1,可使储水罐2处于闭合状态,可减小水量蒸发。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储水罐2为透明圆柱体,便于观察灌溉剩余水量,其直径为80mm-100mm,高度为150mm-200mm。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软体水管5的内管采用纳米半透膜管。基座3与软体水管5的纳米半透膜管相连通。纳米半透膜管内的水与土壤中的水形成水势差,并在该水势差的驱动下,纳米半透膜管内的水向土壤中缓慢而均匀渗透,保证植物7根部附近的土壤中的湿度均匀分散,且保持稳定,利于植物7根部充分吸收水分,达到灌溉自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9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厕所除臭器
- 下一篇:高密封性塑料检查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