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废料的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9657.7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6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思东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27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废料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废料的处理设备,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15.5亿吨,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如此巨量的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分类,便运往郊外或农村,采用露天堆放或直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甚至很多河流也成了建筑垃圾倾倒场。这种处理方式在占用了大量土地、河流资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重大破坏。特别是由于缺乏有效分类,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和油漆等物质不仅难以降解,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长埋地下会造成地下水污染,还会破坏土壤结构。
现有技术中,建筑废料的处理装置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无法实现降尘的目的,在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飘散在空气中,不仅污染空气,而且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且现有的建筑废料处理装置无法对回收部分进行烘干,不仅影响废料的再使用,而且容易恶化储存环境,不便于储存管理,所以急需一种建筑废料的处理设备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废料的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降尘效果佳,具有烘干功能,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废料的处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分离剔除机构以及回收烘干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回收室、分离室以及广口罩,所述分离室安装在回收室上端面,所述广口罩安装在分离室上端面,所述分离剔除机构包括自来水管、收集仓、喷头、过滤筛、推板一、电动液压杆一以及倾斜管一,所述过滤筛安装在分 离室下端面,所述推板一设置在过滤筛上端面,所述电动液压杆一左端固定在分离室内部左端面,所述电动液压杆一右端安装在推板一左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收集仓设置在回收室右侧,所述倾斜管一上端装配在分离室右端面,所述倾斜管一下端安装在收集仓左端面,所述自来水管下端延伸至收集仓内部,所述自来水管下端装配喷头,所述回收烘干机构包括储存仓、倾斜管二、电动液压杆二、推板二、输气管以及燃烧炉,所述储存仓设置在回收室左侧,所述燃烧炉设置在储存仓右侧,所述倾斜管二上端安装在回收室左端面,所述倾斜管二下端装配在储存仓右端面,所述推板二设置在回收室内部下端面,所述电动液压杆二右端固定在回收室内部右端面,所述电动液压杆二左端安装在推板二右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输气管下端连接燃烧炉,所述输气管上端连接倾斜管二。
进一步地,所述自来水管上装配有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液压杆一和电动液压杆二均装配有两组,两组所述电动液压杆一对称安装在推板一左端面,两组所述电动液压杆二对称安装在推板二右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仓和储存仓均装配有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管二上端面加工有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液压杆一和电动液压杆二规格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废料的处理设备,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自来水管、收集仓、喷头、过滤筛、推板一、电动液压杆一以及倾斜管一,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建筑废料处理装置无法实现降尘的目的,在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飘散在空气中,不仅污染空气,而且影响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避免了粉尘飘散到空气中,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环保性能。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储存仓、倾斜管二、电动液压杆二、推板二、输气管以及燃烧炉,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建筑废料处理装置无法对回收部分进行烘 干,不仅影响废料的再使用,而且容易恶化储存环境的问题,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烘干功能,降低了回收废料的管理难度。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截止阀,该设计便于控制自来水的流通,另添加了出料口,该设计便于物料的转运,另添加了透气孔,该设计便于热空气的流通,本实用新型降尘效果佳,具有烘干功能,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废料的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废料的处理设备中分离剔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废料的处理设备中回收烘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思东,未经李思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9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动力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
- 下一篇:一种环保的报废印刷品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