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0244.0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9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刘海宏;胡龙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聚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o mbr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高速发展,人口数量增加,水污染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目前市场上的传统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工艺设备均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如:①二沉池中靠重力作用完成泥水分离,分离效果不好;②曝气池需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曝气;③曝气池中污泥浓度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化反应效率;④还产生大量剩余污泥,系统容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导致出水中含有悬浮物,恶化出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集厌氧、好氧以及MBR为一体,稳定并提高污水出水水质,避免污泥膨胀,设备运行稳定。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区、好氧区、储泥池、清水区以及设备间,所述厌氧区连通好氧区,所述好氧区出水端通过一产水泵连通清水区,储泥池设置于好氧区的下部且在储泥池与好氧区之间设置有泥斗,好氧区内设置有过滤膜组件,所述设备间位于好氧区的上部且在其内设置有风机以及与风机连接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伸入至好氧区内并能够对过滤膜组件进行气洗。
进一步的,所述储泥池的底部设置有一连通至厌氧区的回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产水泵设置于设备间。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膜组件的末端设置一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管道以及反洗泵,所述反洗泵进水端连接清水区且出水端连接过滤膜组件末端。
进一步的,所述反洗泵设置于设备间。
进一步的,所述产水泵为过滤膜组件过滤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反洗泵还连接有一加药装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对污水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好,曝气管在给好氧区提供氧气的同时可以对过滤膜组件进行气洗,同时设置有反洗泵,并加入化学清洗药剂,提高过滤膜组件的工作效率,另外泥斗可以将污泥进行浓缩储存于储泥池内并通过回流管回流至厌氧区进行二次处理,本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安装、使用及维修均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厌氧区;2-好氧区;3-储泥池;4-清水区;5-设备间;6-泥斗;7-过滤膜组件;8-产水泵;9-反洗泵;10-加药装置;31-回流管;51-风机;52-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区1、好氧区2、储泥池3、清水区4以及设备间5,所述厌氧区1连通好氧区2,所述好氧区2出水端通过一产水泵8连通清水区4,储泥池3设置于好氧区2的下部且在储泥池3与好氧区2之间设置有泥斗6,好氧区2内设置有过滤膜组件7,所述设备间5位于好氧区2的上部且在其内设置有风机51以及与风机51连接的曝气管52,所述曝气管52伸入至好氧区2内并能够对过滤膜组件7进行气洗。
其中,所述储泥池3的底部设置有一连通至厌氧区1的回流管31;所述产水泵8设置于设备间5;所述过滤膜组件7的末端设置一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管道以及反洗泵9,所述反洗泵9进水端连接清水区4且出水端连接过滤膜组件7末端;所述反洗泵9设置于设备间5;所述产水泵8为过滤膜组件7过滤提供动力;所述反洗泵9还连接有一加药装置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聚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聚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0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