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枢接五通装置及具有内枢接五通装置的自行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0462.4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5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圣祺;许舜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野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00 | 分类号: | B62K19/00;B62K1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55 | 代理人: | 史瞳,谢琼慧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枢接 五通 装置 具有 自行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车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内枢接五通装置的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现有一种越野自行车的车架1,该车架1包含一前架体2、一后架体3,及一设置于该前架体2与该后架体3之间的避震器4。
该后架体3包括一下座管301、一与该下座管301连接的后下叉302,及一连接于该后下叉302及该下座管301的后上叉303。该后下叉302具有两支分别枢接于该下座管301相反两侧的后下叉杆304。
虽然,此种车架1可利用该避震器4来缓冲骑乘时所产生的震动,然而,由于该后下叉302的后下叉杆304的前端部是直接设置于该下座管301的外侧,而呈现外露状,因此,在骑乘的过程中,所述后下叉杆304外露的前端部会增加额外的风阻,让车架整体的风阻系数变大,此外,所述后下叉杆304外露的前端部也会让此种车架1的外型更显粗犷,而益加欠缺公路车车架那种简练的设计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降低风阻的内枢接五通装置。
于是,本实用新型内枢接五通装置,包含一五通管、一连接于该五通管且朝前延伸的第一下管、一连接于该五通管且朝上延伸的第一座管,及一后下叉组合体。
该第一座管界定出一具有一后开口的枢接空间。
该后下叉组合体包括至少一前枢接端部,该前枢接端部经由该后开口延伸至该枢接空间内并与该第一座管枢接。
本实用新型内枢接五通装置,该后下叉组合体包括两个前枢接端部,该后下叉组合体还包括两支第一后下叉杆,所述前枢接端部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后下叉杆前端,每一第一后下叉杆的前枢接端部经由该后开口延伸至该枢接空间内并与该第一座管枢接。
本实用新型内枢接五通装置,该第一座管邻近于该五通管的底端与该第一下管邻近于该五通管的底端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内枢接五通装置,每一第一后下叉杆的前枢接端部位于该五通管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内枢接五通装置,该内枢接五通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该第一座管的枢轴,该后下叉组合体还包括一沿一横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后下叉杆的前枢接端部之间的横杆,及一沿该横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后下叉杆的前枢接端部与该横杆的轴孔,该枢轴沿该横方向穿过该轴孔。
本实用新型内枢接五通装置,该内枢接五通装置还包含两个轴承,每一轴承设置于对应的第一后下叉杆的前枢接端部与该枢轴之间,所述轴承位于该轴孔内并在该横方向上互相间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降低风阻的具有内枢接五通装置的自行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具有内枢接五通装置的自行车车架,包含一内枢接五通装置、一与该内枢接五通装置连接的前架体、一与该内枢接五通装置连接的后架体,及一设置于该前架体与该后架体之间的避震器,该内枢接五通装置包括一五通管、一连接于该五通管且朝前延伸的第一下管、一连接于该五通管且朝上延伸的第一座管,及一后下叉组合体。
该第一座管界定出一具有一后开口的枢接空间,该后下叉组合体包括至少一前枢接端部,该前枢接端部经由该后开口延伸至该枢接空间内并与该第一座管枢接。
该前架体包括一与该第一下管连接的第二下管,及一与该第一座管连接的第二座管。
该后架体包括两支与该后下叉组合体连接的第二后下叉杆,及一与所述第二后下叉杆连接的后上叉。
该避震器,设置于该前架体与该后上叉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内枢接五通装置的自行车车架,该后下叉组合体包括两个前枢接端部,该后下叉组合体还包括两支第一后下叉杆,所述前枢接端部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后下叉杆前端,每一第一后下叉杆的前枢接端部经由该后开口延伸至该枢接空间内并与该第一座管枢接,所述第二后下叉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后下叉杆连接,该前架体还包括一连接于该第二下管的前管,及一连接于该第二座管与该前管之间的上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内枢接五通装置的自行车车架,该后上叉具有两支分别与所述第二后下叉杆连接的后上叉杆,及一与所述后上叉杆连接的连接杠杆,该连接杠杆与该第二座管枢接,该避震器设置于该第二座管与该连接杠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内枢接五通装置的自行车车架,该连接杠杆具有一与该避震器的顶部枢接的前端部、一与所述后上叉杆连接的后端部,及一介于该前、后端部之间并与该第二座管枢接的支点端部,该避震器的底部与该第二座管枢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野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野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0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用折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与车轮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