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1757.3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8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东山直久;鸭志田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孙明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蓄冷 功能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在该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将在图1~图3中从用箭头X表示的通风方向的下游侧观察到的上下、左右(图1的上下、左右)称为上下、左右。
背景技术
例如,以环保或汽车的油耗改善等为目的,提出了一种汽车,其在等待信号等的停车时使发动机自动地停止。
但是,在通常的车载空调中,当使发动机停止时,会使以发动机为驱动源的压缩机停止,由此具有变得无法向蒸发器供给制冷剂(输送冷能的媒介),从而导致制冷能力急剧降低的问题。
在此,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考虑对蒸发器赋予蓄冷功能,在发动机停止而压缩机停止时,释放储存在蒸发器中的冷能从而使车室内冷却。
作为这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本申请人以前提出了如下的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其具有热交换芯部,该热交换芯部具有:多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其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将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蓄冷材料容器,其设有中空状的蓄冷材料封入部,并且在该蓄冷材料封入部内封入有蓄冷材料;以及散热片,在热交换芯部,通过使由沿通风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个制冷剂流通管构成的管组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而在沿左右方向相邻的由制冷剂流通管构成的管组彼此之间形成间隙,蓄冷材料容器为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将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的扁平状,并且以与制冷剂流通管连接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全部间隙中的一部分间隙即多个第一间隙中,散热片以与制冷剂流通管连接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全部间隙中的剩余间隙即多个第二间隙中,蓄冷材料容器的蓄冷材料封入部的下端缘在整个通风方向上成为水平,在蓄冷材料容器的蓄冷材料封入部中的位于热交换芯部的通风方向范围内的部分的左右两侧壁外表面上,沿通风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冷凝水排水槽,其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固定的流路长度,并且上下两端开口,且使冷凝水从上方向下方流动并从下端开口排出,全部冷凝水排水槽之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冷凝水排水槽的下端,在蓄冷材料容器的蓄冷材料封入部的下端缘开口(参照专利文献1)。
根据专利文献1所述的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在压缩机工作的通常的制冷时,在制冷剂流通管内流动的制冷剂所具有的冷能经由蓄冷材料容器中的与制冷剂流通管连接的部分传递到蓄冷材料容器的蓄冷材料封入部内的蓄冷材料,并储存在蓄冷材料中,在压缩机停止时,储存在蓄冷材料中的冷能经由蓄冷材料容器中的与制冷剂流通管连接的部分以及制冷剂流通管而传递到配置在通风间隙内的散热片上,并从散热片散热至在该通风间隙内流动的空气中,从而在发动机停止而压缩机停止时,能够利用储存在蒸发器中的冷能来冷却车室内,抑制在发动机停止时的制冷能力的急剧降低。
另外,在压缩机的工作时,担心产生在蓄冷材料容器外表面上的冷凝水会冻结,因此需要将该冷凝水排出。根据专利文献1所述的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产生在蓄冷材料容器的外表面上的冷凝水会蓄存在冷凝水排水槽内,并且从冷凝水排水槽内流下并转移到蓄冷材料封入部的下端缘,并从此处向下方落下而排出,从而能够使产生在蓄冷材料容器外表面上的冷凝水顺畅地排出。
但是,根据所产生的冷凝水的量,具有从冷凝水排水槽内流下并转移至蓄冷材料封入部的水平的下端缘的冷凝水,因表面张力与重力的平衡而蓄存在该下端缘,从而难以向下方落下而无法顺利地进行冷凝水的排出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630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其能够将产生在蓄冷材料容器的外表面上的冷凝水更加顺畅地排出。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由以下的方式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未经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17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霜自清理的空气热源泵
- 下一篇:一种高效制冷的雪冰机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