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刻度针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1763.9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3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全;杨国强;曾强;杨翰;张丰正;张勇;胡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刀 针身 刻度针 外表面齐平 刻度线 手持柄 刀刃 本实用新型 刻度线间隔 零刻度线 轴线垂直 扁平状 刀本 轴向 锋利 观察 交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刻度针刀,包括手持柄、针身、针刀和刻度,所述针身后端与手持柄连接,所述针刀位于针身前端,所述针刀为扁平状,针刀前端有锋利的刀刃;所述刻度针刀上沿轴向设有刻度,所述刻度包括刻度线和刻度值,刻度线与针身的轴线垂直,所述刻度线间隔距离为0.5cm,所述刻度的零刻度线与刀刃的距离为1cm;所述针刀上的刻度与针刀的外表面齐平,所述针身的刻度与针身的外表面齐平。本实用新型便于观察用刀深度,更便于操作、传授、记载;易于交流经验、降低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刻度针刀。
背景技术
针刀疗法用一个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应该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针刀疗法是将东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医学的手术解剖基本理论融为一体。针刀治疗疾病是通过调节力平衡、调节动态平衡、促进补充和释放能量、促进体液循环和微循环来发挥作用的。针刀闭合性手术通过剥离粘连、松解挛缩、疏通堵塞、刮除瘢痕等方法祛除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四大病理因素,从而恢复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因此凡是与慢性软组织损伤有关的疾病都可得到治疗。
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但现有针刀在手术时深度不明确,操作凭感觉,风险高;对外交流、传授不方便,同时记载不规范,文章课题缺乏客观依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刻度针刀,操作方便,便于观察深度,降低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刻度针刀,包括手持柄、针身、针刀和刻度,所述针身后端与手持柄连接,所述针刀位于针身前端,所述针刀为扁平状,针刀前端有锋利的刀刃;所述刻度针刀上沿轴向设有刻度,所述刻度包括刻度线和刻度值,刻度线与针身的轴线垂直,所述刻度线间隔距离为0.5cm,所述刻度的零刻度线与刀刃的距离为1cm;所述针刀上的刻度与针刀的外表面齐平,所述针身的刻度与针身的外表面齐平。
进一步的,距离手持柄1cm内不标注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针刀的宽度等于针身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针身的直径为0.4mm-1.2mm。
进一步的,所述刻度线为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针刀和针身的材质为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为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柄的材质为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便于观察用刀深度,更便于操作、传授、记载;易于交流经验、降低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手持柄、2-针身、3-针刀、4-刻度线、5-刀刃、6-弧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17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