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鞘褶皱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2396.4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4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昳;唐玄;关旭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王丽巧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褶皱 模型 | ||
1.一种鞘褶皱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式Ω型鞘褶皱体,所述鞘褶皱体包括外地层体(7)和内地层体(8),所述外地层体(7)包裹在内地层体(8)外部、且二者固接在一起;分体式Ω型鞘褶皱体沿纵向分界面(9)和横向分界面(10)分隔成:左上鞘褶皱体(1)、右上鞘褶皱体(2)、左下鞘褶皱体(3)和右下鞘褶皱体(4);所述左上鞘褶皱体(1)的右侧面与所述右上鞘褶皱体(2)的左侧面固接;所述左下鞘褶皱体(3)的右侧面与所述右下鞘褶皱体(4)的左侧面固接;所述左上鞘褶皱体(1)的底面与所述左下鞘褶皱体(3)的顶面固接;所述右上鞘褶皱体(2)的底面与所述右下鞘褶皱体(4)的顶面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鞘褶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鞘褶皱体(1)、所述右上鞘褶皱体(2)、所述左下鞘褶皱体(3)和所述右下鞘褶皱体(4)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鞘褶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凹槽(5)和与所述凹槽(5)匹配的柱体(6),所述凹槽(5)分别设置于右上鞘褶皱体(2)及右下鞘褶皱体(4)的左侧连接面、左下鞘褶皱体(3)和右下鞘褶皱体(4)的顶面连接面,所述柱体(6)分别对应设置于左上鞘褶皱体(1)及左下鞘褶皱体(3)的右侧连接面、左上鞘褶皱体(1)及右上鞘褶皱体(2)的底面连接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鞘褶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磁性吸附器和铁片,所述磁性吸附器设置于右上鞘褶皱体(2)及右下鞘褶皱体(4)的左侧连接面、左下鞘褶皱体(3)和右下鞘褶皱体(4)的顶面连接面,所述铁片设置于左上鞘褶皱体(1)及左下鞘褶皱体(3)的右侧连接面、左上鞘褶皱体(1)及右上鞘褶皱体(2)的底面连接面。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鞘褶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地层体(7)与内地层体(8)粘结固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鞘褶皱模型,其特征在于:左上鞘褶皱体(1)与 右上鞘褶皱体(2)间的连接结构、左下鞘褶皱体(3)与右下鞘褶皱体(4)间的连接结构、左上鞘褶皱体(1)与左下鞘褶皱体(3)间的连接结构、右上鞘褶皱体(2)与右下鞘褶皱体(4)间的连接结构均设置在内地层体(8)的连接面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鞘褶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上鞘褶皱体(1)与所述的右上鞘褶皱体(2)对称设置;所述的左下鞘褶皱体(3)与右下鞘褶皱体(4)对称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鞘褶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鞘褶皱体(1)、所述右上鞘褶皱体(2)、所述左下鞘褶皱体(3)和所述右下鞘褶皱体(4)的外地层体(7)和内地层体(8)均由三维立体打印机一次成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鞘褶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鞘褶皱模型长8.40cm,宽4.64cm,高2.6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23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电图早搏教学模具
- 下一篇:一种供水管网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