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全方位翻炒的炒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3174.4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4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雾山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43040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全方位 翻炒 炒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全方位翻炒的炒茶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茶叶需求量的增加,人们对于茶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茶叶的炒制效果直接决定了茶叶的质量和口感。目前茶叶主要通过手工或者自动炒制机炒制,然而传统手工炒茶全凭炒茶人员的个人经验控制炒茶的温度和滚筒的旋转速度,难以达到最佳的炒制效果,且此方法炒制过程需全程跟踪,工人劳动强度大;现有的茶叶自动炒制机相对于传统手工炒茶来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劳动成本,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连续不断的翻炒,翻炒不彻底、不均匀,导致茶叶颜色、形状不一或局部过火炒焦;2、在出料过程中,需要人工翻转倾倒炒茶机体,由于炒好的茶叶温度较高,易造成烫伤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急需改善茶叶炒制机的功能以满足茶叶生产需求,更好地进行炒茶作业,提高茶叶生产制作效率,制作出高品质茶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全方位翻炒的炒茶机,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通过可旋转式炒茶机体配合搅拌转轴,实现全方位彻底翻炒功能确保茶叶品质,并控制茶叶成品安全出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旋转全方位翻炒的炒茶机,包括机体、盖体,所述机体两侧设有支架,所述盖体上设有进料口,所述机体侧壁中部轴心水平设有一搅拌转轴,所述机体内搅拌转轴上设有搅拌叶,所述机体外两侧搅拌转轴上设有用于支撑搅拌转轴旋转并控制机体旋转的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所述搅拌转轴向第一轴承座外延伸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通过传动臂与踏板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可旋转套设在所述支架上,向踏板施力时通过传动臂带动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旋转,从而实现机体转动;所述踏板可控制机体旋转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旋转的方向与搅拌转轴转动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为螺旋搅拌叶,其旋转的方向与搅拌转轴转动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外侧设有温控层,所述温控层外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上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振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温控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振动器均与一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上设有转速、温度、时间、湿度、振动控制按钮以及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可旋转式炒茶机体配合搅拌转轴,能对内部的茶叶进行全方位的充分式翻炒,翻炒速度加快,翻炒效果更佳,使茶叶加工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2、卸料时通过踏板控制机体进料口对准茶叶接料口,配合振动器,能够控制茶叶成品快速安全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翻炒彻底、控温准确的炒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盖体;3、支架;4、进料口;5、搅拌转轴;6、搅拌叶;7、第一轴承座;8、第二轴承座;9、驱动电机;10、传动臂;11、踏板;12、温控层;13、保温层;14、温度传感器;15、湿度传感器;16、振动器;1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雾山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大雾山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3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