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准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3873.9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3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松;贾治革;乔学军;林牧;熊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5/06 | 分类号: | G01C15/06;G01C1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全球卫星 导航 定位 系统 基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观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准站,可为大地测量、基础测绘和地壳运动监测等提供稳定的参考基准。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高精度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观测墩,通常都建有方柱形或圆柱形钢筋混凝土观测墩,墩体内埋入强制对中标志,标志上部与观测墩顶面齐平。当前的观测墩底部埋入基岩内部的深度不够、基岩和观测墩脱落,采集的数据不够准确;随着时间的积累,站址周围灌木丛都长得比较高,造成的遮挡比较严重,当前的观测墩普遍存在柱体高度不够;随着风吹日晒,墩体残缺,顶面不齐平,部分观测墩顶部的强制对中标志已不能正常使用,仪器高已经不能正确量取。
为满足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等高精度的观测任务,长久、准确和可靠地记录GNSS观测数据显得尤为重要,可利用本实用新型建立基准站,持续为后续工程、科学研究提供保障服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准站。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准站(简称基准站)
本基准站包括基岩;
设置有地下基础、观测墩和强制对中墩面,观测墩包括上圆柱体和下圆柱体;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从下到上,基岩、地下基础、下圆柱体、上圆柱体和强制对中墩面依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较现有的观测平台更加稳固
观测墩与基岩紧密相连,观测墩的运动代表了基岩块体的运动,测得的数据更加可靠;
②较现有的观测平台可视性更强、观测噪声更小
由于观测墩高于3.5米,能够避免大部分灌木丛生长的影响,可视卫星数量更多,多路径效应更小;
③较现有观测墩的墩面能够更加容易保存完好,不易破坏
由于观测墩面和对中器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并且与观测墩顶面大小一致,构成了一个整体,紧密地与观测墩浇筑在一起,所以不容易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标有尺寸)。
图中:
00—地下基岩;
10—地下基础;
20—观测墩,
21—观测墩下柱体,22—观测墩上柱体;
30—强制对中墩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基准站的结构
1、总体
如图1、2,本基准站包括基岩00;
设置有地下基础10、观测墩20和强制对中墩面30,观测墩20包括上圆柱体21和下圆柱体22;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从下到上,基岩00、地下基础10、下圆柱体22、上圆柱体21和强制对中墩面30依次连接。
2、功能部件
0)基岩00
是自然环境中的大型岩石。
本观测站选址应于基岩00上。
1)地下基础10
所述的地下基础10是一种内置有钢筋笼的方体混凝土墩,
长×宽=1.0m×1.0m,高度与土层厚度有关,0.5m≤高度≤10m。
其混凝土标号为300,钢筋笼由10根竖直螺纹钢和11根水平螺纹钢圈捆扎而成,竖直螺纹钢直径为16mm,水平螺纹钢圈直径为8mm;竖直螺纹钢直通本观测墩20主体的底部,与地下基础10和观测墩20的钢筋笼焊接固定。
2)观测墩20
所述的观测墩20是一种内置有钢筋笼的方体混凝土墩,观测墩20包括下圆柱体21和上圆柱体22;
(1)下圆柱体21
直径×高度=0.5m×2.5m;
其混凝土标号为300,钢筋笼由螺纹钢捆扎而成,螺纹钢直径12mm,钢筋笼网孔150mm×150mm。
(2)上圆柱体22
直径×高度=0.38m×1.0m。
其混凝土标号为300,钢筋笼由螺纹钢捆扎而成,螺纹钢直径12mm,钢筋笼网孔150mm×150mm。
3)强制对中墩面30
所述的强制对中墩面30是一种钢结构标志预埋件,直径与上圆柱体21大小一致,与对中器为一个整体钢结构,安置在观测墩(20)的最顶部,其尺寸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未经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38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