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密性钢桥支座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4703.2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6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二平;冀荣华;申晓平;许成宇;马洪龙;杨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贵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1D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550025***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密性 支座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支座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密性钢桥支座防水结构。
技术背景
桥梁支座是传递桥梁上部荷载及自重至桥墩的结构,其防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桥梁支座的寿命及力学性能,若防水处理不当则极易导致桥梁支座的寿命骤减,性能下降,为后期运营维护带来诸多问题。因此,桥梁支座一般都会采取各种防水处理措施,最常见且应用最广的是将桥梁支座所在局部空间采用橡胶止水带予以密封,其结构简单且施工方面,但密封性强烈受制橡胶止水带与周围结构的搭接处的密封性能,且收到温差及外荷载作用,桥梁支座处容易反复出现横向变形,导致橡胶止水带与周围结构搭接处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造成后期维护工作困难,工作量大。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有限公司曾提出过一种具有防水罩结构的桥梁支座,也是利用橡胶板将支座所在空间予以密封,但该专利也存在橡胶与周围结构搭接处受到反复变形影响,一旦局部出现密封不严,则该结构的防水效果将大打折扣。鉴于桥梁支座防水是保证支座寿命和力学性能的关键所在,提出了一种具有多重防护及维护方便的具有气密性的钢桥支座防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气密性防水群罩及压气排水结构的钢箱梁桥支座防水结构形式,可以有效保证支座所在空间的密封性,从而确保支座衬板及支座板不受到水的影响,提高支座耐久性及寿命,并方便后期运营维护。
本实用新型实用的目的具体实现方案如下:
气密性钢桥支座防水结构,包括:橡胶止水带、钢筋混凝土防水罩、单向出水阀组、箱型防水裙板、单向进气阀门组;钢桥墩通过球形橡胶支座安装在垫块上;所述的箱型防水裙板包括顶板和侧壁,所述的侧壁安装在顶板的下边缘,顶板安装在球形橡胶支座上,扣在垫块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防水罩为带有开口的箱式结构,开口朝上,所述的球形橡胶支座、垫块、箱型防水裙板位于钢筋混凝土防水罩内部,钢筋混凝土防水罩的开口与钢桥墩之间用橡胶止水带连接,将钢筋混凝土防水罩内部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的单向出水阀组包括上单向出水阀和下单向出水阀,上单向出水阀和下单向出水阀之间通过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单向进气阀门组包括上单向进气阀门和下单向进气阀门,上单向进气阀门和下单向进气阀门之间通过气管道连接;所述的上单向出水阀和上单向进气阀门分别安装在橡胶止水带上,所述的下单向进气阀门安装在箱型防水裙板的顶板上,所述的下单向出水阀安装在箱型防水裙板的侧壁上。
所述的橡胶止水带上表面设置镀锌钢板,橡胶止水带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钢筋混凝土防水罩的开口和钢桥墩上。
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钢桥支座防水结构,通过在钢筋混凝土防水罩和桥梁下部结构之间设置橡胶止水带,能够有效防止水体进入防水罩空间内,通过在箱梁底部设置箱型裙板,保证了在橡胶止水带局部失效条件下,进入钢筋混凝土防水罩的水体液面高度位于支座衬板以下,支座不会受到水体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钢桥支座防水结构,通过在第一层防护——橡胶止水带与第二层防护——箱型防水裙板之间设置独立的单向压气和排水管路,在钢筋混凝土防水罩进水时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向压气管内注入压缩空气的方法将钢筋混凝土防水罩内的水体从排水管路中排出,具有维护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钢桥支座防水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橡胶止水带处局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箱型防水裙板局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气排水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贵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贵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4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