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杀青理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4754.5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祝志芳;吴小敏;刘伟;王欢;卢全国;段裘铭;马建国;陶珍;刘峰;杨卫平;罗俊勇;郭小龙;赵伟强;谭绮仪;王艺霖;王建文;施冬冬;黄朝;鞠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杀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机械,具体用于茶叶加工的杀青理条过程。
背景技术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人群有很多,随着社会对茶叶需求量逐年增加,茶叶种植、加工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茶叶加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杀青、理条、压扁成形、整形、干燥等等。茶叶杀青理条装置是一种针对名茶加工过程中杀青、理条两道工序而设计的设备。
现有的设备主要采用开式设计,热量损失比较严重,能量利用率较低。其次多采用曲柄滑块机构作为传动机构,加速度慢、振动噪音大;更为严重的是,基本采用手工上、下料,不仅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低,而且上料时茶叶的量无法精确控制,这样就不能有效保证茶叶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杀青理条装置,欲实现节能,并保证茶叶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茶叶杀青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温箱(1)顶部横向开有条形的进料口(1a),该进料口(1a)的下口部固设有一个进料斗(2);所述保温箱(1)的前侧敞口,该敞口处设有左滑门(3)和右滑门(4),这两个滑门均分别与上导轨(5)和下导轨(6)滑动配合,该上、下导轨水平设在保温箱(1)前侧,且右滑门(4)上水平开有一个条形的茶叶出料口(4a);所述保温箱(1)内固设有机架(7),在机架左部设有鼓风机(8)、驱动组件和U形锅倾斜驱动组件,其中驱动组件和U形锅倾斜驱动组件位于鼓风机(8)下方;
所述机架(7)右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茶叶称重组件、U形锅组件和加热组件,其中茶叶称重组件位于所述进料斗(2)正下方,并包括定量槽轮(9)和立柱(15),其中:所述定量槽轮(9)外圆面上沿周向均布有一组茶叶盛装凹槽(9a),该定量槽轮左、右端的转轴转动支撑在所述机架(7)上,定量槽轮(9)左端的转轴通过第一电磁离合器(10)与上链轮轴同轴连接,该上链轮轴通过链传动组件与下链轮轴相连;所述下链轮轴左端与第一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该下链轮轴右端通过第二电磁离合器(12)与称重盘(13)左端的转轴同轴连接,且称重盘(13)左、右端的转轴转动支撑在所述机架(7)上;所述第一步进电机(11)装在杠杆(14)前侧,该杠杆中部通过销轴与所述立柱(15)下部铰接,而立柱(15)固设在机架(7)上,且杠杆(14)后部固设有配重块(16);所述杠杆(14)后端的上方设有行程开关(17),该行程开关固定在机架(7)上;
所述U形锅组件用于接住称重盘(13)倒下的茶叶,该U形锅组件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下做左右往复直线运动,且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U形锅组件中的茶叶,而所述鼓风机(8)用于吹走保温箱(1)内的生青味和水分;所述U形锅倾斜驱动组件能够驱动U形锅组件,并将U形锅组件中加工后的茶叶倒到所述茶叶出料口(4a)外。
在上述结构中,本案采用封闭式结构,主要部件都设在保温箱(1)内,加工茶叶也在保温箱(1)内部进行,这样就能有效防止热量散失,实现节能。同时,本案设置了左滑门(3)和右滑门(4),这样就便于打开口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和内部维修。本案设置了自动化的茶叶称重结构,茶叶称重组件中的茶叶盛装凹槽(9a)用于盛装茶叶,且定量槽轮(9)可以在第一步进电机(11)驱动下转动,从而将茶叶盛装凹槽(9a)中的茶叶倒入称重盘(13)中,且第一电磁离合器(10)用于动力切断与传递,从而让定量槽轮(9)转动或者不转动。另外,当称重盘(13)中的茶叶达到额定量以后,就会让杠杆(14)前侧向下,而杠杆(14)后侧向上移动,当杠杆(14)后端与行程开关(17)接触时,第二电磁离合器(12)工作,称重盘(13)翻转将茶叶倒入U形锅组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磁离合器(10)和第二电磁离合器(12)交替工作,从而使定量槽轮(9)和称重盘(13)不同时旋转。采用杠杆式称重结构,就能准确地称重茶叶,以便每次倒入U形锅组件中的茶叶定量,在加热量一定的情况下,倒入的茶叶定量,就便于后续在稳定的温度下可靠地杀青和理条,从而有效保证茶叶品质,很好地克服现有人工上料方式效率低、茶叶品质无法可控制的缺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要优选设计,所述U形锅组件包括U形锅架(18)和直线轴承(21),其中U形锅架(18)上设置有U形锅(19),U形锅前侧与连接杆通过合页连接,且连接杆左、右端分别与U形锅架(18)对应端铰接;所述U形锅架(18)下方前后并排有两根导轨(20),该U形锅架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直线轴承(21)与这两根导轨(20)滑动配合,且两根导轨(21)固定在所述机架(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未经南昌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47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