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结构模块化单元的吊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4958.9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3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霞;孟凡文;李帼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13/0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崔兰莳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结构 模块化 单元 吊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结构吊装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模块化单元的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模块化单元的吊装过程中,因安装工艺的要求,通常需要使钢结构模块化单元起吊以后在空间上处于水平位置,防止钢结构模块化单元起吊时在空中发生倾斜和围绕吊钩转动等情况,且吊钩拉力和钢结构模块化单元的重力还需要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对于几何形状规则的钢结构模块化单元而言,其重心位置与对称中心重合,因此在对称中心位置处布置等长度的吊索,即可使钢结构模块化单元起吊后处于水平位置。对于重心不在几何中心处的钢结构模块化单元而言,在起吊时常常会发生偏心的问题,通常采用试吊法估计重心的位置。但采用试吊法过程中,钢结构模块化单元会在被吊离地面以后围绕吊钩转动,且会发生倾斜。为了使起吊后的钢结构模块化单元恢复到水平位置,工程上普遍采用调整吊索长度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会使吊索的内力分布不均,不仅会增加额外的计算量,而且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模块化单元的吊装装置,该吊装装置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可有效解决重心不在几何中心处的钢结构模块化单元起吊时的偏心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钢结构模块化单元的吊装装置,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梁,所述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有相互平行的纵梁,所述纵梁与横梁相互垂直,横梁与纵梁共同组成对称的吊装骨架,所述横梁之间固定有两根平行于纵梁的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分别置于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横梁远离吊装骨架的外侧,位于横梁同侧的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有平行于横梁的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均相对吊装骨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上均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可沿第一调节杆或第二调节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吊装骨架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四个上吊耳,吊装骨架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四个下吊耳。
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相对吊装骨架对称分布。
所述支撑梁采用交叉支撑、K形支撑或交叉支撑与K形支撑组合的形式。
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为外螺纹杆,所述调节块设置有与外螺纹杆配合的内螺纹孔。
每个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上均设置有两个调节块。
所述吊装骨架的底部对称增设多个下吊耳。
所述横梁与纵梁均采用H型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模块化单元的吊装装置,该吊装装置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且便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在吊装重心不在几何中心处的钢结构模块化单元时,只需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杆或第二调节杆上的调节块位置,即可将钢结构模块化单元调节到满足安装工艺要求的水平位置,解决了吊装过程中偏心导致的倾斜或旋转问题,快捷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结构模块化单元的吊装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1-横梁,2-纵梁,3-吊装骨架,4-第一调节杆,5-支撑板,6-第二调节杆,7-调节块,8-上吊耳,9-下吊耳,10-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钢结构模块化单元的吊装装置,属于结构吊装工程技术领域,用于在吊装重心不在几何中心处的钢结构模块化单元时,将钢结构模块化单元调整至满足安装工艺要求的水平位置。
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结构模块化单元的吊装装置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梁1,横梁1之间固定连接有相互平行的纵梁2,纵梁2与横梁1相互垂直,横梁1与纵梁2共同组成对称的吊装骨架3,吊装骨架3为整个吊装装置的受力主体。在本实施例中,横梁1与纵梁2均采用H型钢,可使吊装装置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横梁1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梁10,支撑梁10相对吊装骨架3对称分布,支撑梁10可增强吊装骨架3的刚度,防止在吊装作业中吊装骨架3产生局部变形。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梁10采用交叉支撑形式,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梁10也可采用K形支撑或交叉支撑与K形支撑组合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49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钻井平台石油防喷器组吊具
- 下一篇:钢丝绳的夹持固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