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混式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5268.5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7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蔡位辉;周建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必优食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18 | 分类号: | B01F3/18;B01F7/08;B01F15/02;B01F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2 | 代理人: | 何蔚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混式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装置,特别是一种预混式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粉末混合一般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成分的粉末混合均匀的过程,由于混料不均匀在后续工艺中是无法调整的,混合物各组分质量的分布均匀至关重要。
现有的混合机一般只包括搅拌混合功能,加料时将成袋的粉末分别加入混合机仓内,通过搅拌慢慢混合,由于各种粉末初始时是成堆在一起,需要长时间的搅拌才能混合均匀,生产效率低下。搅拌机长时间运转会导致轴承发热,且粉尘易飞散到轴承内,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预混式混合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混式混合装置,包括:
多个分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粗给单元、精给单元、下料单元;
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体、搅拌轴、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搅拌轴在搅拌箱体内转动;
所述下料单元的下料管与所述搅拌装置的进料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多个分给装置将多种粉末同时往搅拌装置内补给,起到先行预混的效果,减轻了搅拌装置的工作量,提高了粉末混合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粗给单元包括驱动电机、补给杆、粗给仓;所述精给单元包括精给管、步进电机、精送螺杆;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管;所述粗给仓与精给管入口相连,所述精给管出口与所述下料管相连。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粗给单元将一定量的粉末搬送到粗给仓,再由精给单元根据粉末比例来设置精送螺杆进给速度,提高预混粉末比例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单元还包括下料杆,所述下料杆上部连接有上下移动机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下料杆在上下移动机构的带动下在下料管内往复运动,将粉末向下推送,防止粉末堆积。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杆为前端细后端粗的阶梯状结构,其后端粗杆外径与所述下料管内径相匹配。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预混粉末时,下料杆前端细部用于推送堆积粉末;当预混结束时,下料杆后端粗部将各精给管出口及下料管上端口封闭,防止搅拌时粉末飞散。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杆中心为通气腔,所述通气腔与气源相连通。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通过吹气,将粉末吹送至搅拌装置内,防止粉末堆积。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带。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两根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带。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使粉末多向反复搅拌,提高搅拌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箱体两端的搅拌轴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一侧通过气孔与气源相连。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搅拌轴与搅拌箱体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粉尘飞散进入轴承座,影响转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的出料口设置有出料阀门,所述出料阀门与气缸连接,可以通过控制所述气缸来实现出料阀门的开闭。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粉末混合效果,方便混合完成后的出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密封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分给装置;11-粗给单元;111-驱动电机;112-粗给仓;12-精给单元;121-精给管;122-步进电机;13-下料单元;131-下料管;132-下料杆;133-上下移动机构;2-搅拌装置;21-搅拌箱体;22-搅拌轴;221-螺旋带;23-驱动电机;24-密封圈;25-气孔;3-出料阀门;31-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必优食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必优食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52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