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型机模具辅助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5572.X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3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曾冬珍;郑华昌;郭跃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福建)铸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钟善招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模具 辅助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失模铸造的模具辅助加热设备,具体涉及成型机模具辅助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行业的消失模铸造模片制作的成型机普遍采用全自动垂直分型卧式结构,此种成型机结构有个难以彻底避免的缺陷是在模具下部存在冷却模具和泡沫模片的冷却水且难以排尽,特别是凹模积水,造成模具底部温度偏低,因此,虽然模具型腔设计为独立气室,整个型腔理论上温度较为均匀,泡沫成型质量理论上应该一致,而实际模具底部温度较低,影响了泡沫模片成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可靠安全的成型机模具辅助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模具底部,以解决模具底部温度较其他部位偏低问题,使模具整体温度均匀,提高泡沫成型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成型机模具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带均布孔的铜管、铜管、铜块接头、内六角紧固螺钉、速动连接器、耐热耐压管、可控制蒸汽源和模具型板框;所述带均布孔的铜管与铜管和铜块接头焊接成“工”字形的蒸汽补偿管路;所述模具型板框钻孔攻牙并装上所述速动连接器,通过所述内六角紧固螺钉将铜块接头固定在模具型板框内并与钻孔攻牙位置贯通;所述耐热耐压管的一端连接速动连接器,另一端连接可控制蒸汽源。
上述结构的成型机模具辅助加热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的特点,能解决模具底部温度较其他部位偏低的问题,使模具整体温度均匀,提高了泡沫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成型机模具辅助加热装置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钻孔铜管1、铜管2、铜块接头3、内六角紧固螺钉4、速动连接器5、耐热耐压管6、可控制蒸汽源7、模具型板框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成型机模具辅助加热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成型机模具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带均布孔的铜管1、铜管2、铜块接头3、内六角紧固螺钉4、速动连接器5、耐热耐压管6、可控制蒸汽源7和模具型板框8;所述带均布孔的铜管1与铜管2和铜块接头3焊接成“工”字形的蒸汽补偿管路;所述模具型板框8钻孔攻牙并装上所述速动连接器5,通过所述内六角紧固螺钉4将铜块接头3固定在模具型板框8内并与钻孔攻牙位置贯通;所述耐热耐压管6的一端连接速动连接器5,另一端连接可控制蒸汽源7。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成型机模具辅助加热装置的实际应用进行说明。
在准备生产换装模具之前,将由钻孔铜管1、铜管2与铜块接头3焊接组成的蒸汽补偿管路通过内六角紧固螺钉4固定在模具型板框8的内部,当模具装上成型设备上后,在外部通过速动连接器5和耐热耐压管6与可控制蒸汽源7相连接,组成完整的辅助加热管路。该辅助加热装置的工作步骤顺序如下:
1、在成型机工作时,模具经冷却脱模后开始加热模具成型;
2、这时可控制蒸汽源打开,通过模具辅助加热装置对模具底部进行辅助加热;
3、可控制压缩空气源关闭,模片加热成型后冷却脱模,成型机取模架将模片取出模具放在输送皮带上送出成型机;
4、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次模具底部辅助加热工作。
在设备运行时,成型机模具辅助加热装置通过以上操作可提高模具底部温度,使模具各部位温度均匀,提高模片成型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福建)铸锻有限公司,未经龙工(福建)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55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晶叶片的蜡模组合结构
- 下一篇:熔模铸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