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炮通用自动机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5579.1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3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象青;刘成铭;沈雁;周立明;李勇;宋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霍山科皖特种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31/00 | 分类号: | F41A31/00;F41A19/06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3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237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炮 通用 自动机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武器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炮通用自动机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机是高炮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了高炮能否连续循环地进行弹丸的发射,由于新型高炮武器系统的射速快,后坐力大,目前通过机械方式还无法实现驱动自动机循环运动,只能通过实弹射击来完成,另一方面,随着部队实战化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炮演训部队实弹射击越来越频繁,但高炮发射必须申请空域,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员交流越来越频繁,空中航线越来越密集,因此高炮实弹射击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通过以枪代炮的演训方式又无法检验人员、装备的训练效果。
炮闩是高炮自动机的关键部件,在射击中,它会受到高温、高压、高冲击的作用,炮闩的失效率远远高于其他部件,所以炮闩的安全性能是自动机重要性能指标。
自动机的循环运动测试和部队实弹射击迫切需要有效的自动机循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炮通用自动机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炮通用自动机循环装置,包括有外壳,所述的外壳内部底端设有支撑台,所述的支撑台上设有弹性装置,所述的弹性装置的顶部连接有挡杆,所述的挡杆上套设有凸型密封件,所述的挡杆的顶部连接有挡圈,所述的凸型密封件的圆周设有多个弹性件,所述的凸型密封件外一侧套设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与挡圈相接,所述的外壳开设有排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外壳的一端开设有螺纹,能够与高炮的身管螺纹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弹性装置优选为大弹簧,能适应高温、高压、高冲击,保证自动机循环装置的安全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弹性件的数目不少于2个,优选地,所述的弹性件的数目为3个,均匀分布在凸型密封件的凸起处圆周周围,保证活塞受力均匀,提高活塞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弹性件为小弹簧,所述的小弹簧一端设置在凸型密封件的固定件上,所述的小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塞相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挡圈为十字形结构,所述的挡圈焊接在挡杆的顶部,保证密封的稳定、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挡圈为圆形的凸型结构,所述的挡圈活动连接在挡杆的顶部,所述的挡圈的凸起圆周与活塞的内圈相切,使得挡圈能够与活塞紧密相接,保证了密封的安全性能。
自动机循环装置通过螺纹与身管前端固定,炮膛内无火药气体时,弹性装置和弹性件处在复位状态,弹性件推动的活塞的位置使得排气孔被关闭;当火药在炮膛迅速燃烧,炮膛气压迅速上升达到弹性装置的与压力时,火药气体推动挡圈和活塞带着挡杆使弹性装置压缩,当活塞越过排气孔时,火药气体便可以从排气孔排出。当气压降到一定程度时,弹性装置推动档杆和挡圈回到原来位置。但此时活塞并不跟随运动,保证火药气体继续从排气孔排出。直到身管膛内气压降到与外界气压基本相等,弹性件才会推动活塞复位。这样就实现了高炮自动机的循环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安装简单,在保证实现自动机循环运动的同时,档杆和活塞分离使得即使弹性装置复位后,炮膛气体仍能排出,确保身管膛内压力与大气压基本相等,确保炮闩开闩安全,提高了安全性能,并为下一发空爆弹射击做好准备,大大提高了射击效率,本实用新型同时可以用于火炮自动机循环运动测试的驱动,亦可用于部队实弹射击时不必申请空域而对人员、装备训练进行检验,并可推广到其它大口径连续发射火炮、舰炮和航炮,适用能力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具体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霍山科皖特种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霍山科皖特种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5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弹仓的弹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