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输送带式投菜机构的炒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6919.2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1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萍;李奕柔;吴家欢;陈春浩;王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 |
地址: | 5281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输送带 式投菜 机构 炒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输送带式投菜机构的炒菜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食物煎、炒已是人们在日常每餐不可缺少的,改变原有的食物加工方式方法,节能、环保、快捷、减轻繁琐的家务劳动也已成为人们追求向往的第一目标。目前,习惯用的煎、炒制作方式方法和加工制作设备简单,对加工菜肴及其它食物时不能合理利用能源,油量油温不能有效控制,往往造成菜肴及其它食物色泽不美观、营养破坏,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目前使用的自动炒菜机,翻炒和搅拌都是靠人工操作,所以在炒菜时一人只能负责一台炒菜机,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输送带式投菜机构的炒菜机,能够解决现有炒菜机存在不足之处。
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输送带式投菜机构的炒菜机,包括输送投菜装置和炒菜装置,所述输送投菜机构设于所述炒菜装置的一侧;
所述输送投菜装置包括机架、驱动机构和输送机构;
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底座垂直设置;
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输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输送带、导向板、出料口和辊轮,所述辊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辊轮平行设于所述输送机架,所述输送带设于所述辊轮上,所述输送带为镂空结构,所述输送带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导向板平行设于所述输送机架的两侧,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输送机架的顶部;
所述底座的上部还设有接料盒;所述接料盒设置于镂空结构的所述输送带的下部;
所述炒菜装置包括机体、炒锅机构和翻炒机构;
所述机体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机架设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机架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炒锅机构翻转;
所述炒锅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机架,所述炒锅机构包括锅体、锅体安装架和加热装置,所述锅体固定设于所述锅体安装架内,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锅体安装架内并相对所述锅体一侧设置,所述锅体为圆台结构,所述锅体的上端设有倒菜机构,所述倒菜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倒菜机构相对于所述锅体的中心对称设置并向远离所述锅体中心的方向延伸;
所述翻炒机构设于所述锅体内,所述翻炒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轴、叶片架和叶片;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锅体安装架内并位于所述锅体的下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齿轮啮合带动所述驱动轴旋转,所述叶片架设于所述锅体的底部并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叶片架为U型结构,所述叶片设于所述叶片架的外侧,所述叶片紧贴所述锅体的内壁。
更优的,所述炒菜装置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所述锅体安装架上。
更优的,所述炒菜装置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于所述机体的下部,所述移动装置为滑轮。
更优的,所述叶片与所述叶片架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更优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装置。
更优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机架,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电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输送机构的最底部的所述辊轮。
更优的,所述输送机架上还设有把手,所述把手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把手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输送带式投菜机构的炒菜机,通过将输送机构的输送带设置成镂空结构,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接料盒,清洗后食材的水落入接料盒,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同时炒菜装置的锅体设有倒菜机构,防止在盛菜过程中菜汤的流失,将翻炒机构的叶片紧贴锅体内壁,防止在炒菜过程中搅拌不均匀,以及食材烧焦和粘在锅体内壁,避免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6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