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四氟夹层缠绕密封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7011.3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2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强;张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强龙电力石化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四氟 夹层 缠绕 密封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四氟夹层缠绕密封垫。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各类化工行业中,无论是部件之间的联接,还是管道之间法兰的联接,均需要相应的密封垫圈,橡胶具有相当优异的压缩性和回弹性,因此使用的场合也较多,由于各个领域不同,密封介质不同,导致使用时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该种垫片具有抗腐蚀等特点,而常规的单一橡胶垫片则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使得密封面效果差,连接件易磨损。现在化工行业常用的密封垫圈是单一的EPDM整体式垫圈,或是纯硅胶密封垫圈,或是纯聚四氟乙烯密封垫圈,类似的垫圈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了或是弹性好,但耐腐蚀性差;或是耐腐蚀性好,但弹性差,而且因是平面结构,容易随着密封圈材质的快速老化,发生化工原料的跑漏现象,最终造成设备使用后因整体密封性差,致使设备维护周期短,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因此,如何研发带四氟夹层缠绕密封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垫的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带四氟夹层缠绕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带四氟夹层缠绕密封垫,包括垫体和四氟夹层,所述垫体从内到外设置为内垫片和外垫片组成的双层垫片,内垫片和外垫片均设置为呈同轴环形排布的中空圆环结构,四氟夹层呈环形同轴排布设置在双层垫片之间,内垫片的内侧沿周设置有截面呈工字形的防水凸圈,内垫片和防水凸圈之间开设有燕尾槽,燕尾槽的内壁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筋;四氟夹层设置为内夹层和外夹层,内夹层设置为聚四氟乙烯包石棉橡胶板呈U形循环排布而成的结构,外夹层设置为数片拱桥形垫圈从内到外呈梯度递增排布而成的结构,外夹层的截面呈球碗形结构,外夹层和外垫片之间设置有S形弹性筋。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凸圈设置为硅胶外膜和硅胶内膜组成的弹性囊腔。防水凸圈的弹性囊腔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压缩回位功能,起到防水的作用,同时在密封垫使用时,安装快速便捷,提高了密封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内膜的中心位置向内凹陷设置为吸盘结构。硅胶内膜的吸盘结构,保证了其与待密封的密封件之间的卡合紧密性强,防止脱落移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外膜的表面设置为凹凸不平的波浪形凸纹。硅胶外膜的凸纹在弹性作用下,增大了其与内垫片的接触面积,同时便于后续的拆卸维修,使用快速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四氟夹层中内夹层的U形端部内部嵌设有“米”字形加强筋。四氟夹层的U形盘绕方式,既节省了原料,又克服了采用氟塑层包衬金属件时,氟塑层易脱落而造成密封失效的问题,提高了密封垫的抗腐蚀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筋的中心轴处设置为S形空腔,相邻的弹性筋等间距排布设置。弹性筋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S形空腔增大了弹性筋自身的弹性范围,具有压缩性和回弹性好,抗老化,密封效果强。
进一步的,所述外垫片的外侧壁向外突出设置有翻边,翻边与垫体呈同轴环形等间距设置,翻边的厚度为0.5-1mm。当密封垫上浸入水时,水流沿着翻边组成的导流通道进行分流,避免水渗入密封垫的内部,防止水分对密封垫内部的密封件造成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垫本体由内垫片和外垫片形成的同轴结构,加强了密封强度和弹性回缩力度,防水凸圈的设置,起到了防水和防腐蚀的双重效果;燕尾槽增大了垫片内部的空间,同时凸筋起到了支撑作用,保证了密封垫的强度;四氟夹层的设置起到了良好的防腐蚀作用,内夹层增大了密封垫内的空间利用率;外夹层的球碗形结构的耐压迫力强,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外夹层的S形弹性筋增大了弹性形变,提高了密封件与密封垫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外垫片;2、外夹层;3、内夹层;4、内垫片;5、燕尾槽;6、防水凸圈;7、S形弹性筋;8、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强龙电力石化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强龙电力石化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7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