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组件及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7167.1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5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杜文平;王云峰;何京鸿;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5B17/00;H02S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5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热 综合利用 组件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组件及空调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利用单位面积太阳能的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组件。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及工作环境舒适性的需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夏季,巨大的制冷需求常常给电网造成巨大的压力。太阳能的普遍存在性以及太阳能制冷的温室效应系数(GWP)和臭氧破坏系数(ODP)均为零,以及太阳辐射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与地域分布和制冷空调需求在时间在变化规律与地域分布的高度吻合性,使得太阳能制冷展现出光明的应用前景。
根据不同的能量转换方式,太阳能驱动制冷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先实现光─电转换,再以电力制冷;二是进行光─热转换,再以热能制冷。
光电压缩式制冷,其制冷过程首先利用光伏转换装置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制冷的过程是常规压缩式制冷。光电压缩式制冷的优点是可采用技术成熟且效率高的压缩式制冷技术便可以方便地获取冷量。其关键是光电转换技术,即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能转换成高品位的电能,而光伏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以单晶硅太阳电池为例,温度每升高1℃,效率同比下降0.08%-0.1%,且温度过高不仅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还影响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太阳能电池采取降温措施以提高其效率,凸显出重要意义。
固体吸附制冷,通过吸附剂对制冷剂蒸气的吸附和解吸完成系统循环。其工作原理:固体吸附剂对某些制冷剂蒸气具有吸附能力,吸附剂受热可使吸附在其中的制冷剂解吸,解吸出的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放热凝结为液体;冷却吸附剂可使得吸附剂重新恢复吸附能力,吸附作用使得制冷剂液体蒸发,从而实现制冷。因固体吸附制冷可利用太阳能及废热等低品位能源且无噪声、无运动部件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热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组件及空调系统,其能够结合光电压缩式制冷和固体吸附制冷各自的优点,消减温度的升高对太阳能电池的负面影响,旨在提高单位面积太阳能利用效率,实现高效连续绿色制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组件及空调系统,该系统在不额外耗能的情况下,能够结合光电压缩式制冷和固体吸附制冷各自的优点,消减温度的升高对太阳能电池的负面影响,旨在提高单位面积太阳能利用效率,实现高效连续绿色制冷。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高效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采用高效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组件的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之一,高效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组件,包括:光伏电池、吸附制冷管、保温层、吸附剂、制冷剂通道、制冷剂汇流管道;所述光伏电池位于该组件的上部;所述吸附制冷管位于光伏电池的背面,四周设有保温层;所述吸附制冷管由吸附剂、制冷剂通道组成;所述吸附制冷管通过制冷剂汇流管道与其他组件相联接。
所述光伏电池为晶硅光伏电池。
所述光伏电池与吸附制冷管之间设有金属板或导热硅胶层。
所述保温层在白天关闭,夜间打开。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之二,采用高效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组件的空调系统,该系统包括: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组件、DC/AC转换器、压缩制冷机、市电、真空压力表、第一真空阀、抽真空及加制冷剂入口、第二真空阀、冷凝器、换热水箱、循环水入口、循环水出口、换热盘管、第三真空阀;所述DC/AC转换器一端与光伏电池联接,另一端与压缩制冷机相联接;所述压缩制冷机与辅助市电联接,用以在连续阴雨天气仍需空调的情况下使用;所述吸附制冷管通过制冷剂汇流管道与真空压力表、第一真空阀、第二真空阀、冷凝器、换热盘管、第三真空阀依次密封联接;所述第一真空阀一端与真空压力表联接,另一端与抽真空及加制冷剂入口相联接;所述冷凝器置于换热水箱中;所述换热水箱下部有循环水入口,上部有循环水出口。
所述采用高效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组件的空调系统,组成该空调系统的各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组件之间并联。
采用高效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组件的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71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