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调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7319.8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3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林;未碧贵;周旭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1/00;B01D24/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调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通过管渠将雨水径流排至附近水体;二是就地设置大型蓄水池,收集贮存并就地利用雨水。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雨水回收与利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雨水径流总量的控制也很严格。利用管渠将雨水直接排入就近水体无法满足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的要求,修建大型蓄水池易导致雨水水质恶化,从而影响雨水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调蓄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城市雨水综合利用中蓄水池内雨水因水质恶化而不能长期储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雨水调蓄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蓄水池中设有隔墙,隔墙将蓄水池分隔成原水池和清水池两个区域,蓄水池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位于蓄水池的底部,过滤装置穿过隔墙,过滤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原水池和清水池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装置倾斜放置,过滤装置的尾端连接有弯管,弯管的末端的标高与进口端标高相同;所述过滤装置和弯管中装填有滤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装置至少为1个,过滤装置的进口端为椭圆状,进口截面积很大,可以降低由于上层滤料被堵塞而导致的过滤能力下降问题。所述过滤装置的倾斜角度为10°~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装置的内径为100mm~300mm,过滤装置的长度为800mm~15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种方式中所述隔墙为斜板状,所述清水池的底面比清水池的顶面宽。另一种方式中所述隔墙为阶梯状,所述清水池的底面比清水池的顶面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原水池内壁设有红胶泥涂层,所述红胶泥涂层厚度为5mm~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水池内壁设有防水抑菌层,防水抑菌层的材料为脂环族环氧树脂,防水抑菌层的厚度为2mm~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常规蓄水池的基础上增加了水质净化及水质稳定的功能,解决了蓄水池内雨水因水质恶化而不能长期储存的问题,延长了雨水的使用寿命,无需投加药剂,无需能耗。将雨水收集后就地储存,可实现雨水径流的削峰、雨水径流的总量控制和雨水径流的就地利用。本装置将雨水的保质期可延长至6个月,蓄水池采用地下一体式,实现不占用地面有效空间,雨水分散储存。蓄水系统主体材质采用硬质塑料,可实现蓄水池的外部结构完整,不易漏水;蓄水池可在工厂实现一体式制备,质量可控,便于运输及现场安装,缩减安装周期,降低现场施工质量不易控的问题。在原水池内,收集的雨水在红胶泥层内微生物的作用下,维持较好的水质,雨水经过过滤系统,进一步提高雨水水质,使雨水可应用于绿化浇灌、道路浇洒;在清水池内,由于防水抑菌层的作用,控制水质恶化,便于长期保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雨水调蓄处理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雨水调蓄处理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雨水调蓄处理装置中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蓄水池;2-过滤装置;21-进口端;22-弯管;23-滤料;末端(24);3-隔墙;4-原水池;5-清水池;6-水泵;7-红胶泥涂层;8-防水抑菌层;9-检修连通管;91-常闭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雨水调蓄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1,蓄水池1中设有隔墙3,隔墙3将蓄水池1分隔成原水池4和清水池5两个区域,蓄水池1内设有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位于蓄水池1的底部,过滤装置2穿过隔墙3,过滤装置2的两端分别与原水池4和清水池5连通。过滤装置2倾斜放置,过滤装置2的尾端连接有弯管22,弯管22末端24的标高与进口端21标高相同;过滤装置2和弯管中装填有滤料23。过滤装置21为圆管。过滤装置21与弯管22通过法兰连接。弯管22安装方向为竖直向上。过滤装置2至少为1个,进口端21为椭圆状,进口截面积很大,可以降低由于上层滤料被堵塞而导致的过滤能力下降问题。过滤装置2的倾斜角度A为10°~30°。原水池4和清水池5之间设置检修连通管9,检修连通管上设置常闭阀门91。清水池5内设有水泵6。
隔墙的形状有两种,一种隔墙3为斜板状,另一种隔墙3为阶梯状,清水池5的底面比清水池5顶面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73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