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注水电解杀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7857.7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8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整流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C02F1/467;C02F103/10;C25B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注水 电解 杀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油田注水电解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油层本身能量将不断地被消耗,致使油层压力不断地下降,地下原油大量脱气,粘度增加,油井产量大大减少,甚至会停喷停产,造成地下残留大量死油采不出来。为了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或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并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必须对油田进行注水。
利用注水设备把质量合乎要求的水从注水井注人油层,以保持油层压力,这个过程称为油田注水,油田注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向地层补充能量、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注水井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油田开发效果的好坏,同时也决定着油田开发寿命的长短。
目前,油田注水都是直接将水主要到油田中,由于水质从存在氯离子,这样在注入油田的时候,会增加油田的杂质,使得后续处理会变得更加的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油田注水电解杀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油田注水电解杀菌装置,包括杀菌圆筒,所述杀菌圆筒的上方一侧连接有注水口,且杀菌圆筒的上方另一侧连接有出水口,所述杀菌圆筒的一侧设有电导头,所述电导头通过旋套固定在杀菌圆筒上,所述杀菌圆筒的下方安装有控制电箱,所述控制电箱的左壁开设有散热孔,且控制电箱的前壁一侧设有显示屏,所述控制电箱的前壁另一侧设有按键面板,所述按键面板的下方安装有开关,且控制电箱的下方固定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拐角处开设有固定圆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杀菌圆筒的内部下方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中心处安装有电解棒,所述电解棒与电导头直接相连,且电解棒的两侧固定有电极板,所述杀菌圆筒的内部一侧上方安装有吸泵,且吸泵设置在出水口的下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圆孔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圆孔均匀设置在安装底板的四个拐角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开关的输出端与按键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导头共设置有六个,且以三个一组分别设置在杀菌圆筒的两侧外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电箱的输出端与电导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该油田注水电解杀菌装置,由杀菌圆筒和控制电箱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通过控制电箱对杀菌系统进行控制,其杀菌圆筒内设置有电极板和电解棒,可以直接用来电解水,使之内部的氯离子还原成为氯气,通过氯气的特性,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该油田注水电解杀菌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高效迅速杀菌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油田注水电解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田注水电解杀菌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注水口、2-杀菌圆筒、3-出水口、4-电导头、5-旋套、6-散热孔、7-固定圆孔、8-安装底板、9-显示屏、10-控制电箱、11-按键面板、12-开关、13-电极板、14-电解棒、15-水槽、16-吸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整流器研究所,未经武汉市整流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78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球式分层防砂工艺管柱
- 下一篇:分层注入井的定位酸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