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云端的远程随身电子听诊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277986.6 申请日: 2017-03-21
公开(公告)号: CN207037660U 公开(公告)日: 2018-02-23
发明(设计)人: 林跃;易子川;黄嘉宇;区宇祺;陈太岱;吴雄健;马奕坚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主分类号: G06F19/00 分类号: G06F19/00;A61B7/04
代理公司: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44277 代理人: 杜海江
地址: 528400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云端 远程 随身 电子 听诊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基于云端的远程随身电子听诊系统。

背景技术

听诊器已是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诊疗用具,传统的听诊器只能用于医生-患者面对面的场景中,极大的限制了诊疗器的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医疗、远程监护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不断提升人们的医疗健康水平。所以,在未来智能化的医疗社会中,一套便携式、基于云端的远程听诊系统就十分必要。

目前,国内外在相关领域已有一些研究,主要有基于PC机的有线电子听诊器、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电子听诊器、基于蓝牙的便携电子听诊器、基于Android的便携电子听诊器。基于PC机的有线电子听诊器,需要通过数据线连接PC机和电子听诊器,这类电子听诊器受传输方式限制局限性大,而且需要PC机软件支持,便携性差。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电子听诊器或者基于蓝牙的便携电子听诊器,这类电子听诊器穿透性不好,受传输功率的限制,通讯距离短,听诊输出设备只能在听诊输入设备方圆100米以内进行使用。基于Android的便携电子听诊器,这类电子听诊器通讯速率慢,实时性不足,依赖于手机,容易受手机正常通讯功能的影响。至今仍未见到利用云服务进行远程听诊的电子听诊器,医生与患者仍然需要面对面听诊,因此研制出远距离离线式、功能齐全、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新型电子听诊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听诊方式灵活、便捷、无时间与地域限制,方便与历史病情进行比较的基于云端的远程随身电子听诊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云端的远程随身电子听诊系统,包括云服务器、电子听诊器和用户端,云服务器具有互联网通讯功能,电子听诊器具有WIFI通讯功能,用于采集音频数据,并通过WIFI发送到云服务器;用户端具有互联网通讯功能,用于显示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诊断数据及诊断结果。

所述电子听诊器包括下位机和与所述下位机连接的音频采集模块,所述下位机包括主控芯片和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的音频处理模块、储存模块和WIFI通讯模块,所述音频采集模块与所述音频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音频采集模块包括听诊头和麦克风,所述储存模块为MicroSD卡。

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包括前置滤波器,所述音频采集模块接所述前置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前置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音频数模转换器,所述音频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功率放大器,所述前置滤波器为有源低通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听诊设备只能应对医患面对面的场合,应用面小、使用不灵活,而且诊断过程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使诊断结果的科学性下降的难题,本系统的电子听诊器在保留传统听诊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效去除多余杂音,提高了听诊的声音效果,而且,系统中加入了声音信息的数字化与信息储存的功能,方便与历史病情进行比较,同时将数据发送到云服务器,医生只要通过Internet便能完成听诊,并提供在线播放和波形展示功能,通过观察波形来分析病情,不仅提高了医患间诊疗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医生诊断的科学性,方便多医生协同会诊,而且将数据传输到云端也符合目前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依托网络就能远程完成诊断听诊方式灵活、便捷,无时间与地域限制的特点,超越了传统意义的听诊,为远距离急诊提供了一种快捷的诊疗手段,对突发性疾病以及老弱病残的远程监护有一定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构成原理方框图;

图2是音频处理模块原理方框图;

图3是前置滤波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基于云端的远程随身电子听诊系统,包括云服务器、电子听诊器和用户端,云服务器具有互联网通讯功能,电子听诊器具有WIFI通讯功能,用于采集音频数据,并通过WIFI发送到云服务器;用户端具有互联网通讯功能,用于显示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诊断数据及诊断结果。

1、电子听诊器硬件设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7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