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辐射屏风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8829.7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3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明;焦琳琳;王刚;赵蕊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刘子成 |
地址: | 2665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辐射 屏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辐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辐射屏风,包括端部固定架、中间固定架和铅胶皮;端部固定架包括支撑杆以及与支撑杆底部相连的底座A,支撑杆为底部具有开口的门型结构,底座A包括对称设置于支撑杆两侧的各两条成90度夹角的支腿,支撑杆内顶部设置有夹持部;中间固定架包括支撑杆以及与支撑杆底部相连的底座B,支撑杆为底部具有开口的门型结构,底座B包括设置于支撑杆一侧的三条支腿,支撑杆内顶部设置有夹持部;铅胶皮两端分别通过端部固定架内的夹持部固定连接,中间部分穿过中间固定架并经中间固定架内的夹持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灵活轻便的特点,并且适用于各种空间结构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辐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辐射屏风。
背景技术
X射线它具有波长短、穿透力强、莹光、摄影作用及生物效用等特征。通过透视、摄片、照射等手段方法,对人体内部器客进行诊断及治疗。X射线射入人体后被吸收产生的生物效应对人体有损害,损害的程度随吸收剂量而定。一般来说,过小剂量对人体无大损害,大剂量可导致组织细胞破坏及血液系统方面的病变。
胸透是一种常用的射线检查方法,它利用了X线的穿透性、荧光性和摄影效应的特性,当X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到达荧屏上的X线量就有差异,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胸透检查一般在数十秒,对人体的危害有限。成年人一年内做一、两次胸透几乎没有明显危害。但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比成年人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胚胎组织对射线更敏感),会造成部分机体细胞受损,这些受损细胞如果没能自我修复(也可能是异常修复),就会残存于机体里,像“定时炸弹”,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开始疯狂复制,成为一个癌症病灶。所以说,放射检查次数做得越多,诱发癌症的概率就越大。在其放射检查后的未来几十年里,远后效应就可能被诱发。
在放射科中经常会使用防辐射屏风开阻挡X射线,目前市面上的防辐射屏风为单块金属铅板、或者多块金属铅板连接而成,重量大、移动不便、占用空间大,在使用时,首先需要根据室内实际情况进行尺寸形状定做,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辐射屏风,具有灵活轻便的特点,并且适用于各种空间结构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辐射屏风,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固定架、中间固定架和铅胶皮;
所述的端部固定架包括支撑杆以及与支撑杆底部相连的底座A,所述的支撑杆为底部具有开口的门型结构,所述的底座A包括对称设置于支撑杆两侧的各两条成90度夹角的支腿,所述的支撑杆内顶部设置有夹持部;
所述的中间固定架包括支撑杆以及与支撑杆底部相连的底座B,所述的支撑杆为底部具有开口的门型结构,所述的底座B包括设置于支撑杆一侧的三条支腿,其中,中间的支腿与支撑杆固定连接,两边的支腿与支撑杆铰接且可绕支撑杆水平转动,所述的支撑杆内顶部设置有夹持部;
所述的铅胶皮两端分别通过端部固定架内的夹持部固定连接,中间部分穿过中间固定架并经中间固定架内的夹持部固定连接。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所述的中间固定架的个数为1~3个。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组成多种结构形式的屏风,灵活多便。
所述的夹持部为弹簧夹。
所述的端部固定架和中间固定架由304不锈钢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铅胶皮替代了传统的金属铅板,重量轻,方便移动;(3)借助铅胶皮柔软的特性,中间固定架的加入可以改变铅胶皮的角度方向,从而可以组成多种结构形式的屏风,适用于不同的空间结构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8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书桌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媒体方式的心理咨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