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姜灸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0101.8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6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孙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皓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皮发泉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姜灸贴 装置 | ||
一种可贴式隔姜艾灸装置,包括艾柱、姜片、底托,所述,艾柱的下方设置有姜片,与底托连接,所述底托为中空装置,底托内部设置固定装置,姜片下方设置了小孔,艾柱燃烧时,高温使艾柱与姜片的药性结合,浸入穴位,通过不干胶装置,更好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理疗辅助器械,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贴式艾灸器结构。
背景技术
灸法治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目前,现行的有很多艾灸产品,但由于艾柱与人体的接触通常使用纸品或镂空方式,导致经常发生使用者皮肤被灼伤,例如在先的现有技术CN205252024U,公开了一种可贴式艾灸器结构,这种结构并没有办法完全避免使用者皮肤灼伤的风险;在中医艾灸领域,隔姜艾灸为传统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等作用,联合具有回阳温中、温肺化痰功效的生姜,艾与姜相结合产生的驱寒祛瘀的功效更有叠加的作用,临床用于一切虚寒、实寒症。现有技术的隔姜灸通常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且操作过程还存在安全隐患,严重阻碍了隔姜灸疗法的推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贴式隔姜艾灸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隔姜灸贴装置包括艾柱、姜片、底托,所述,艾柱的下方设置有姜片,与底托连接,所述底托为中空装置,底托内部设置固定装置。
进一步,姜片内设置多个小孔;底托下方设置了不干胶,并在不干胶上贴上与不干胶同样大小的离型层。
进一步,艾柱与姜片通过天然植物胶粘合;所述底托为塑料或纸质;所述艾柱为椎体。
进一步的,所述离型层的大小与不干胶纸的大小一致,在离型层的贴合面为油性不粘胶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贴式隔姜艾灸装置,有艾柱和姜片,姜片下方设置了小孔,艾柱燃烧时,高温使艾柱与姜片的药性结合,浸入穴位,通过不干胶装置,更好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隔姜灸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隔姜灸贴装置的姜片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艾柱1,姜片2,底托3,不干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贴式隔姜艾灸装置,包括艾柱1、姜片2,底托3,不干胶4,所述,艾柱1的下方设置有姜片2,与底托3连接,所述底托3为中空装置,底托3内部设置固定装置;姜片2内设置多个小孔;底托3下方设置了不干胶4,并在不干胶4上贴上与不干胶4同样大小的离型层;艾柱1与姜片2通过天然植物胶粘合;艾柱1与姜片2通过天然植物胶粘合;所述底托3为塑料或纸质;所述艾柱1为椎体。
点然艾柱1后,将不干胶4的离型层撕掉,将底托3下端面中心对准人体穴位,姜片2下方有小孔,艾柱1燃烧时,高温使艾柱1与姜片2的药性结合,浸入穴位,通过不干胶4装置,更好的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皓,未经孙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0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冷冲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弱电的冲击开关